2021.11.24
郭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惊闻李昌道老师去世,一时间有很多感触,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回顾与李老师相处的一些片段镜头。近40年前进复旦法律系攻读法律史研究生时,就认识了李昌道老师。一年级和本科生一起听了一个学期李老师开的外国法制史课程,李老师那洪亮的嗓音,流畅的表述,劲头十足的授课态度,至今犹在眼前浮现。课后往往和李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回家,走过大柏树以及两侧还是农田的东体育会路,一路闲谈,直到祥德路口分手。当时李老师住在祥德路原来财经学院宿舍的一栋筒子楼的底层,去他家几次请教问题,要走过一个昏暗的走道,随时提防两边住户的小煤球炉子。夏天时,李老师家的房间很闷热,他又怕热,上下各开一个电风扇吹着,挥汗奋笔疾书。李老师就在那种环境里完成了后来得到过上海社科奖的《美国宪法史稿》初稿。这是李老师在外国法制史领域的重要贡献。留校任教后,和李老师的接触更多,得到了更多的教诲。李老师的治学一直注重经世致用。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复旦法律系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法律史这一个硕士点。李老师很早就将原来的“外国法制史”方向改为“外国法律制度”方向,这样一来,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