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 2022.06.09
      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发展呈现出高速化、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金融业相关的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成为金融业亟需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特邀法学教授与实务专家,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开设了谈判调解与法律法规系列培训课程。熊浩教授以谈判理论和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谈判的技巧和冲突管理的整体思维方式,通过课堂“情景剧场”让学员在实操中学会谈判与冲突解决的方法。通过这堂课学员不仅了解什么是有效聆听,更学会如何高效谈判,切实提升了谈判技能。资深调解法官与学员分享交流调解经验,针对调解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从多个金融生活案例角度切入,讲解民事调解中的法律问题。市场监管局法规专家结合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务情况,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方面给与了指导,同时对市场监管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监管思路以及法律适用进行解读,向学员分享了金融消费中的热点问题和指导案例。经济犯罪侦察专家从经济犯罪侦查视角,对金融领域犯罪的特征、原因和金融风险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形势复杂严峻,通
    • 2022.05.05
      3月中下旬以来上海抗疫形势严峻,法学院服从抗疫大局,上下同心,迅速成立学院教职工关心帮扶专项工作组,召开专门会议,研讨探索当前特殊疫情防控形势下可能的帮扶手段和方式,形成相应的关心帮扶方案和机制,对学院全体在职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开展关心关爱帮扶行动。学院将专项工作组细分为物资保障队、重点关心联络队、定期暖心沟通队、急需物品闪送队等,对全学院教职工(含离退休教职工)进行全面排摸,了解他们所需和所困,尽力关心和解决。物资保障队全面收集和了解各区保供渠道,将相关信息汇总,形成渠道资源库;重点关心联络队针对目前校外教师出现本人或同住人核算异常等特殊情况,每日进行关心和安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跟进最新动态,将困难及时处理和尽力解决。定期暖心沟通队则是对全体教职工(含离退休教职工)定期进行关心、摸排情况,对存在困难的教职工进行尽力帮扶。同时学院建立虚拟仓库,将一些常用的抗病毒药品和基础生活物资进行储备,许多老师也把自己家存储的连花清瘟等药品或生活物质贡献出来,对于出现生活物资或者药品紧急需求的教职工,努力通过一些跑腿服务、闪送方式等将相应物资配送到位,解决了燃眉之急。在逐一关心问候过程中得知一
    • 2022.04.16
      目前,上海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在封闭管理的江湾生活园区内,法学院师资博士后闻令集结,第一时间响应加入园区志愿者服务队。在江湾生活园区内,除了学生外还居住着100余名博士后和博士后家属,从学校“准封闭”到“严格封控”,江湾生活园区中的博士后们自发的推选了每栋楼的楼长和楼层长,并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学院师资博士后刘桂强、刘璐和张忆然也是其中的一员。除了每天分发一日三餐、组织核酸和抗原检测、搬运物资以外,他们还承担起“跑腿”业务,同时协调楼栋里各项事务,在园区志愿者群,互助群,楼栋群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虽然有教学和科研任务在身,但需要他们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只要群里通知一下达,他们就立刻整装出发,保障园区和楼栋的健康与安宁。“遇到园区里有急需的物资情况,群里所有人都会积极寻找,大家都很温暖”博士后张忆然说。博士后刘桂强与刘璐因所住楼层较高,也自发承担起“盯梢餐车抵临”的任务,确保让热乎的饭菜能及时送到邻友们手中。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他们的心声在得知园区因为疫情防控进入闭环管理之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所在楼栋的志愿者团队。
    • 2022.04.12
      自学校发布《关于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面向研究生开展“导师关爱行动”的通知》以来,法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号召每一位老师及时关心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实习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学院教师齐心上阵,全员导师机制有效运行,保证育人不断线。教师们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关心学生生活、进行学业、论文及就业等多方面指导,及时反馈掌握的学生信息。法学院青年教师、2021级法律硕士国际班辅导员陈立“你安心学习,其他的我来”3月31日起,由于江湾校区封闭管理,在法学楼里的青年教师陈立成为楼里的温暖守护者。在得知楼里还有一位学生因自习封闭在楼里时,陈立老师立即协助学工团队,化身为“大白”,帮助学生转移至学院备用的隔离房间,搬运学生所需的学习、生活物资等,给学生搭建出一片温馨的“小天地”。(来自学生的感言)在独自守护法学楼的这些日子里,陈立老师也成为教师志愿者,统筹对接法学楼里的餐盒分配,为留守在法学楼里的学生,物业工作人员等进行送餐服务。除做好法学楼的“守护者”外,作为2021级法律硕士国际班辅导员,随时与学生保持交流互动。在上海封控前夕,考虑到校外学生可能会面临物资匮乏、心理焦虑
    • 2022.04.10
      法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与要求,发动学院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向居住地所在居村党组织报到,全面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学院党员教职工主动向社区报到,自觉服从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化身“大白”“小蓝”,协助基层干部社区群众一起做好小区封控、疫情排查、物资配送、维护秩序、居民情绪疏导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王蔚(宪法与行政法党支部副书记,副教授)作为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报到,参与多项志愿服务工作,如小区巡视、快递配送、在核酸检测中协助维持秩序等。段厚省(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书记,教授)作为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志愿者,参与小区抗原检测试剂分发等志愿服务工作。张光杰(法理、法史党支部党员,副教授)作为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协助小区蔬菜配送、抗原检测试剂分发等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小区抗疫临时党支部的筹建工作,积极参加社区有序抗疫。陶蕾(环境法党支部副书记,副教授)作为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志愿者,3月31日主动向社区报到,协助小区进行抗原检测试剂发放、抗原检测结果统计和核酸检测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倪妮(宪法与行政法党支部党
    • 2022.04.06
      自学校发布《关于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面向研究生开展“导师关爱行动”的通知》以来,法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号召每一位老师及时关心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实习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学院教师齐心上阵,全员导师机制有效运行,保证育人不断线。教师们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关心学生生活、进行学业、论文及就业等多方面指导,及时反馈掌握的学生信息。特殊时期,特别有爱季立刚老师保持日常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鼓励在特殊时期增强意志力与信心,以室内运动等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与乐趣;指导学生制定疫情期间的学习计划,推荐专业相关书目,使学生的课余空时间充分利用,摆脱特殊时间的焦虑心理。李世刚老师时刻心系学生,为学生开展学业辅导。及时调整讲课内容与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同时通过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形式,关心校内外隔离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为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做到学习,运动,吃饭三不误,保持青春奋斗的激情,度过疫情带来的困难时期。许凌艳老师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通过微信群向学生们及时分享防疫知识、推送讲座信息,呵护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保障学术不停摆。同时制作匿名分
    • 2022.03.23
      3月13日学校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法学院第一时间召开防疫工作协调会,积极研判、周全考虑,制定学院准封闭管理工作方案,向学院全体教职工及时传达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深入落实“三个有力”,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和学工组长主动返校值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与基层党支部书记积极引领全体师生配合防疫,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爱身边师生,充分体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精神与特殊担当。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精准部署、组织有力。党政领导班子第一时间传达上海市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精神,结合学院特点进行针对性工作布局,并率先进驻工作一线带头值班,关心慰问师生情况。3月14日,院党委要求各支部动态关心了解每一位党员和非党员教职工的情况,及时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困难;同时要求每一位老师及时关心自己指导的学生,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实习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或上报支部或学院。3月21日,召开线上分党委专题工作会,传达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形势与要求,了解各职能条线与党支部及其所覆盖学科的相关情况与困难,交流精准落实上级要求情况,部署疫
    • 2022.03.09
      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女性时代精神,2022年3月8日下午,“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在邯郸校区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金海燕,校妇委会委员,机关部处、院系党政妇女负责人,院系妇女工作负责人、妇女干部,获奖单位代表及个人出席会议。校妇委会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雅华主持会议。会上,金海燕宣读《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复旦大学等女性先进集体、个人名单》。焦扬、金海燕为获奖代表颁发奖状和奖牌。我院王蔚老师荣获2021年度“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
    • 2022.03.03
      2022年2月28日下午,浦东新区举行了立法工作专家聘任仪式暨专家座谈会。我院龚柏华教授受聘为浦东新区立法工作专家。龚教授作为首批受邀专家,将根据浦东新区法治建设需要,全面深度的参与浦东立法项目的需求收集、研究论证、草案起草等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莫负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浦东新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春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董依雯,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宇青出席仪式,并为专家代表颁发聘书。龚柏华,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复旦大学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研究院国际法律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自贸区法治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商务部推荐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名单上中国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自贸区法治、国际商事合同和法律谈判等。出版有《新近中美经贸法律纠纷评析》《WTO二十周年:争端解决与中国》《国际金融法新论》《美中经贸纠纷案例评析》等作品
    • 2022.01.20
      2022年1月19日上午9点30分,2021-2022复旦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导师年会于复宣酒店四楼报告厅举办。法学院院长王志强、党委书记徐瑾、副院长杜宇、法律硕士中心主任班天可,与来自法院、仲裁机构、知名律师事务所、知名企业的五十余名实务导师就实务课程设置、教学经验、体验与感悟进行了交流。会议由法律硕士中心主任班天可主持。年会在杜宇副院长的致辞中拉开序幕。杜宇副院长对各位实务导师的出席以及对法学院实务课程一如既往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时他总结了2021年复旦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的开设情况,并对如何纵深法学院和实务界的合作提出了强化互联互通、坚持体系与特色并进这两点建议。荣获2021-2022年度卓越实务课程的三家单位代表分享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二级高级法官宋向今法官从课程背景、课程设计、课程特点、授课感受以及建议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金融法经典案例解读》的课程情况。宋法官肯定了复旦师生在课程过程中的积极表现,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案例和更多法官走进复旦的讲堂,为金融规则的确立作出贡献。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兼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杨玲女士介绍了香港仲裁中心高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