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缅怀 | 追忆恩师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6日

追忆恩师

季诺

复旦大学法律系1988级本科、复旦大学法学院1995级法制史硕士研究生;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会长

1120日下午225分,收到微信说昌道老师走了,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觉得不可能。我对昌道老师的情况一直都非常关注,也比较了解,印象中他身体一直硬朗矍铄——昌道老师今年4月在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上的视频讲演铿锵有力、910日还举办了“李昌道学术思想研讨会”——言犹在耳,怎能置信斯人已去?

消息确认后,我第一感觉是茫然。恍惚间眼前交织浮现昌道老师的各种片段,或伏案桔灯下,或立于讲台前,或悠然走过、消失在复旦第十教工宿舍楼。心底随之涌动巨大悲伤,伴生许多遗憾。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想比较系统地整理汇报一下我对老师治学理念的感受与理解,而且我本有多次机会可以表达。老师的从业五十周年研讨会和今年的学术思想研讨会等,我都打好了腹稿,但都因其他会务冲突,或晚到或缺席未得以发言。老师总原谅我说今后还有机会,我也觉得老师活到百岁不成问题,自己总有机会,而今,想到竟再无机会在老师面前说这些,不胜懊悔唏嘘,凡此种种只能化作缅怀和追思,祈望老师的治学理念源远流长、泽被后人。

一、我和恩师的缘分

恩师辞世后这一段时间来,但凡得空,我便在家里和办公室中整理书籍照片,想把和昌道老师相关的资料整理出来。回想起来,初见昌道老师是1990年,他给我们本科88级同学讲香港法,但真正和老师结缘,却要到1992年。

本科我读的是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时我选择报考外法史昌道老师的研究生。虽然专业课考分领先,但其他科目中有一门未能达标,无奈落第,毕业后北上工作。昌道老师当时大部分时间在香港,特意托董茂云老师捎话,说我的专业课不错,勉励我不要放弃,建议过两年再考回来。所幸1995年我卷土重来,终得偿所愿,考回复旦跟随昌道老师、杨心宇老师、董茂云老师学习。

从此以后,仰沐师恩二十六年——因为我的夫人也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教师,成婚后我成了“复旦家属”,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住在复旦教工第十一宿舍。昌道老师住在第十宿舍,两边相隔不到百米。因此,我经常偶遇老师、常会去看望老师和师母、也常同老师一道参加法学院的活动,还有就是每年或组织或参加师门聚会。师门学生中,我非常有幸成为和老师联系比较多的学生之一,所以我得以经常聆听到老师的教诲。可以讲,老师既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贵人,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

二、古今兼通、中西融合、经世致用、知行合一

昌道老师是一代法学大家,学术精微、博物通达、著作等身,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秉持“治学以经世致用”的观念,不将治学局限在对学术的钻研层面,而更注重学术如何为国家、为社会所用,学者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由此,昌道老师不仅在法学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在立法、司法、执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方面也硕果累累。郭建老师讲昌道老师一直注重经世致用;茂云老师总结昌道老师的学术经历“长、宽、多、高”,我都非常赞成。

昌道老师青年时期学习、研究和教学的专业方向是法律史,他强调习法者应古今兼通,同时也特别关注法律制度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原因,认为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形成是该国历史和文化因素以及当地传统的反映。中年时期遭遇坎坷,身心疲惫。壮年时期人生得以转折,赴美学习,追踪研究和比较探析美国宪法。后又借调香港,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和研究香港法制动态。同时期,他将法学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从外国法制史调整到外国经济法律制度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希望给予国人参考、对国人有所启迪。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研习外国法律制度有助于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成果,提高法学专业素养,也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这个时期,他明确提出学术研究应该在系统基础上重点突出,强调“重今薄古”。年逾花甲,老师进入事业“第二春”,高院、市府参事室、法学院工作接踵而至,还有多项社会兼职。这个时期是他治学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重要时期。

老师1991年至1998年在上海高院担任副院长,分管过经济审判庭、政策研究室、法院业余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审判方式改革等领域。我从1995年至1998年跟着老师读研究生,感受最深的在于,老师在司法改革三个方面的实践与成就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一是审判方式改革。上世纪九十年代最高院召开“审判方式改革座谈会”并决定在全国部分法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老师经过调研与思考,撰写了《进一步探索审判方式改革的五点思考》,他认为“一定要用唯物观点,辩证方法来审判方式的改革”、“我国审判方式改革方向的确定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应当了解各种诉讼模式存在的条件和利弊得失,了解中国司法的实际地位和我们的期望值之间的距离,还要了解改革的其他条件是否基本具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审判方式改革方向”、“建立新的审判模式应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与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否则会影响改革的进度,公正的取得。……其次,与律师服务水平相一致。……其三,与法官的素质状况相一致。……其四,与当事人法律知识关系相匹配。”

二是重视案例的作用。老师在上海高院的任期内,启动并主编了《上海法院最新案例精选系列》(1994-1998年),他提出案例指导对司法裁判和法治宣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重视裁判文书。老师主编了《中国裁判书》(2001年)。他组织共16位法官和教授成立编写组。全书收录了49件案例的裁判文书,古代4件,民国6件,陕甘宁4件,当代19件,另有香港地区8件,台湾地区8件。所涉案例从古到今,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类型众多,殊为不易。他认为:“裁判文书在彰显司法公正,弘扬法律精神,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渐成共识”、“裁判文书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法律文化发达,裁判文书源远流长”。他强调“裁判文书是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应凝结法官的创造性劳动,应充分反映个案特性,应善于语文运用”。

所以,昌道老师在司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老师也一直希望中国能够通过司法改革建立一套“高于传统、优于西方”的审判方式。他的很多思考与设想放在当下来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昌道老师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贯彻治学理念,也持续地将他宝贵的治学理念灌输给学生。以我自己为例:在我读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开学时,昌道老师专程找我谈话并开给我一个书单,上面既有油印部分也有手写书目,我仍记得,昌道老师当时说我两次考研,精读书目应已过关,建议我找找书单中没有读过的着重读一下;读研第二年开学,昌道老师再找我谈话,说法制史的书读是永远读不完的,建议我应该将重点转到民商法和比较法方面的学习上,并提出了老师的法学观点“古今兼通,重今薄古,中西融合,西为中用”,老师解释说,做学问总是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便又列出一些书目让我记下去找来读。读研第三年开学适逢硕士论文开题,昌道老师告诉我他承接了教育部《探索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课题,邀我作为课题组成员,并亲自给我拟了硕士论文题目《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研究》,提醒我逐步做好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转换。

昌道老师通过这些指导意见所传达的治学理念,我一直都在努力跟随、勉力践行,毕业后,我持续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以及立法项目。及至此后每次和昌道老师见面,我都会将近期的工作学习成果向老师汇报,老师总是兴致勃勃、非常开心,既给予认可,也能提出中肯的建议。

三、终生学习、终生勤奋、与时俱进、永无止境

众所周知,昌道老师在美国宪法方面的研究深湛、贡献巨大,其实,老师在日本法方面的研究也非常精深。后又精研香港基本法,涉猎外国法律制度、比较法研究,还积极研究司法改革,活跃于参政议政等方面,一直到90岁。老师孜孜不倦地走出终生学习之路。

昌道老师每一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段安排,每天的日程都很满,其中除却社会事务和教学工作外,其他安排都与学习有关,可谓终生勤奋。

再细致梳理,即可发现昌道老师不仅涉猎和研究甚广,而且与时政结合密切,可谓与时俱进。荣休后,昌道老师仍手不释卷,紧跟时代,继续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众多学术成果。及至于今年,老师在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上所作的发言,高度浓缩了其紧跟时代脉搏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对律师业现状的细致观察。

回顾昌道老师的一生,可谓终生学习无止境的一生。

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材施教、平等处世

老师的严于律己无需赘述,宽以待人则值得特别说说。我和昌道老师相交二十多年,从未遇到老师发脾气,说急话;昌道老师和其他老师、学生说话都是笑容满面,娓娓道来,偶尔遇到不满意之处,也只是沉默片刻,又重新循循善诱。

老师指导的学生类型比较丰富,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研究生中既有全日制法学硕士,也有在职研究生,还有法律硕士等。老师对本科生的要求强调基础和体系;对全日制研究生则根据特点确定培养方向并兼顾学生的个性选择;而对于在职的研究生,他比较注意根据他们工作经历和未来发展来确定研究课题。昌道老师真切地践行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育人宗旨。由是,昌道老师师门繁盛、桃李芬芳、星光熠熠。

老师见我落力肯干,因此让我读研三年做了三年师门所有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答辩秘书,比较深度了参与了他给予每位硕士的开题报告、论文撰写、答辩程序的指导过程,因此有幸结识了徐轶民、沈国明、顾肖荣、曹建明等华政和上海社科院多位教授、大家,也和师门同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昌道老师虽德高望重,但待人谦和平等,这是他平等处世的人生信条。教室里他是老师,办公室里他是系主任、院长,法院里他是领导,政府里是参事室主任,但我从未感受到他待人的不同,说话不拿腔调、做事不端架子,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下班后,昌道老师更是比较放松,衣着简便,从不讲究。

关于昌道老师,我其实还有太多的东西想写,比如说,老师收集和整理学术材料的“法门”、老师就社情民意提出建议的热忱、老师生动隽永的教学风格、老师对后辈的关心等等,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补充和分享。

最后想引用老师的一句话结尾:老师在回答为何如此始终努力勤奋地工作时,昌道老师非常诚恳地说:“事业需要我,统战需要我,我的个人力量有限,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没有一滴滴流水,何来汪洋大海呢?”老师自谦,自比一滴水,若他真是一滴水,我们又如何自量自处呢?我们一生中能够学到老师的十之一二,便是难能可贵了。那么,也让我们跟随老师化做一滴水、融入中国法治建设的大海吧!

昌道老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