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工作
  • 首页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 2025.11.20
      3月4日,法学院党委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在廖凯原法学楼202会议室举行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暨学科交叉融合研讨会。双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等出席活动,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传轩主持会议。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法学院党委书记赵文斌致辞并见证签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顾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钟妮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赵文斌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的到访表示欢迎。他指出,此次签约是落实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部署、助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次共建将回应广大教师需求,搭建学科交叉融合与有组织科研的机制化平台,为跨学科交流提供更加长效、便利、丰富的结合点,促进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式转型创新,助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王新对法学院党委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表示,党建工作应引领中心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展开,推动智算技术在亟需落地的应用场景中精准赋能,更高效地惠及社会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实践启示我们,唯有打破学科壁垒,方能回应数字时代的复杂命题。此次共建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协同、服务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期待双方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携手为建设“
    • 2025.11.20
      2024年11月5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经济法党支部与法理、法史党支部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初心启航,不忘使命”的主题研学活动。两个支部所在学科的相关教师访问了上海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黄浦码头旧址,参观了“杨树浦驿站”党群服务站与“初心启航”纪念馆,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感悟初心,激发使命。首先,教师队伍在黄浦码头旧址集结,这里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许多先驱者踏上寻求真理之路的起点。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详细了解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旧址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图片,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都深受触动。随后,教师队伍前往“杨树浦驿站”党群服务站,这里不仅是社区服务的窗口,更是党员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党群服务站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通过观看展览、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成果。最后,教师队伍一行来到了“初心启航”纪念馆。在这里,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位教师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革命先烈远渡重洋、追求真理的坚定决心,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2025.11.20
      为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学科支部交流共建,法学院民商法、经济法党支部联合法理、法史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从思南公馆开始,老师们行走于百年历史的建筑之中,体悟老洋房的百年居住风貌,温习建筑背后一段段红色的历史记忆。思南公馆位于上海市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这里曾经居住过众多政商学界要员,也曾用做新华社华东总社上海分社、中央造币厂、上海人民印刷厂等机构宿舍。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73号周公馆以及87号梅兰芳故居。支部书记李世刚老师介绍:周公馆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46年设立到撤离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却充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扩大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与斗争。随后,大家步行前往复兴公园并在马恩雕像前合影留念。支部书记杨晓畅老师介绍:复兴公园之名寄托着民族复兴之希望,而其周边可以说是“红色区域”,在周边一平方公里内,有十几处革命旧址,马恩雕像选址颇有深意。通过党员交流讨论,大家了解到:早期共产党人陈独秀、陈望道等众多先进知识分子都曾居住于附近,在
    • 2025.11.20
      2021年11月16日下午,法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与各学科组联合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切实用全会精神凝聚发展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共谋学科发展,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国际法支部及其学科组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学习交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出席此次专题会议。支部副书记梁咏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表示作为共产党员要注意不断对标,不断自我革命和自我提升。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在所学领域积极教学、科研和提供咨政成果。未来我们将坚守理论创新、坚守独立自主、坚守胸怀天下,积极以所学报国。最后金海燕副书记发言,他表示认真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是法学院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的关键,在真懂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国际法的学科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要有忧患意识意识也要有信心,以党建引领推动学科高质量的发展。法理法史党支部及其学科组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进行了深入学习。支部书记杨晓畅向在座老师们解读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背景,并表示作为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党员教师,更需学史明志,勿忘初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理解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
    • 2025.11.2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深做实,2021年9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活动。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一百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奠定建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也植下了复旦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在主题活动开始前,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书记段厚省以及诉讼法学科召集人马贵翔向参加活动的教师代表们介绍了此次联合开展特色主题党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倡导学科组同志们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随后,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副书记李传轩的陪同下,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涂龙科一行与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的同志们共同参观国福路51号《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在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法学院博士生纪明岑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展示馆内的宣言展厅、望道展厅和珍档厅,系统了解《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
    • 2025.11.20
      2021年7月1日中午,法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在集中收看“七一”庆祝大会后,各教职工支部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铭记党的百年光辉历史,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国际法支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支部书记马忠法分享学习感受,他表示百年党建史是共产党人胸怀崇高理想、不怕流血牺牲的不懈奋斗史,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的红色基因传承史。张乃根老师也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先要缅怀先烈,对历史要永远怀着崇敬的心,面对未来我们作为教师还有人才培养重任在身,希望党能领导我们一代接一代的继续蓬勃发展。陈力老师结合学科谈了自身感受,她说作为国际法学者在这个时代下深感责任和使命,希望能不断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在关键时刻能够参与国家治理的法学人才。龚柏华老师表示要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学科专业结合,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教学中需要有生动的例子和解说总书记讲话稿中的和平和睦和谐,需持续的对讲话精神进行学习。陆志安老师、朱丹老师和蒋超翊老师也表示看完直播后作为国际法学科的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同时结合当下热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