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 2021.11.04
      2021年11月2日下午,“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科学繁荣”讲座在复旦大学廖凯原法学楼102会议室成功举办。讲座由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主讲,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玉刚以及法学院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潘世伟教授首先强调,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未来三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论证、理论说明和理论指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理解自己身处于伟大时代,正确认识今天的中国,关注思想源头。潘教授指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原创性,科学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西方国家的理念经验,中国人文科学学者需要更加努力地研究中国目前变革背后的规律,预判中国未来的变化。随后,潘世伟教授谈及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潘教授表示,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现实,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社会意识形态。很多同志对于意识形态问题存在误判,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应该是非意识形态化的,需要对这种想法进行反思。在今天的中国,意识形态问题绝无可能回避,且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关键且紧迫
    • 2021.10.21
      今天(10月21日)上午,复旦大学与苏州中院法学科研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举行。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清宇出席活动并致辞。复旦大学法学院,是久负盛名的法学科研重镇和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在近百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中,汇聚了许多在学术界、实务界都卓有建树的法学专家,培养了大批奋斗在新时代法治工作一线的优秀人才,并先后获批设立了“复合型”“涉外型”等两个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立法学科研合作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复旦大学雄厚的学术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苏州法院丰富的司法资源“富矿”,推动法学院与法院更加紧密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法学研讨、司法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联络,定期通报各自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并相互为对方利用己方科研与实践资源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协力搭建专家学者与法院干警交流互鉴的桥梁,拓宽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审判实务融合共进的通道,把法学研究平台、法学教育课堂和司法审判一
    • 2021.10.18
      近日,我院潘伟杰教授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内容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并在2021年10月15日《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铿锵有力的话语振奋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实践证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 2021.10.18
      10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黄坤明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不懈探索、接力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着自立自强、创新创造的鲜明特质,映照着人民至上、为民造福的价值底色,蕴含着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方向目标,昭示着和平发展、包容互鉴的理念追求。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加强交流互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努力以现代化建设新成果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黄坤明表示,“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是推动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持续关注中国发展、研究中国问题,以论坛为契机深入研讨沟通,碰撞思想火花、提出真知灼见,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继续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本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主办,围绕论坛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会的80余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专
    • 2021.10.15
      2021年10月1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推进学院与离退休教职工的良性互动,继承和发扬学院关心关爱离退休教职工的优良传统,学院组织开展离退休教职工重阳节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党委副书记李传轩与15名离退休教职工齐聚一堂,欢度九九重阳节,共同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就学院近年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并向学院致以美好的祝福。徐瑾书记代表学院向全体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祝福,学院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在座的各位老教师的贡献密不可分。她向老教师们介绍学院近年发展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学科发展与人才建设等方面,对老教师们为学院发展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退休教师们能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随后,退休教职工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发展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回顾往昔岁月,表示那些平淡质朴的工作状态成了今日难以忘怀的旧时光,能在学院搭建的平台上再次见到老同事、老朋友都倍感欣慰,祝愿学院能越办越好,相信学院的未来会更加灿烂。最后,学院向离退休教职工们送上重阳节礼物并祝老教师们身体安康,在“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中活动圆满结束。
    • 2021.09.27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深做实,2021年9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活动。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一百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奠定建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也植下了复旦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在主题活动开始前,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书记段厚省以及诉讼法学科召集人马贵翔向参加活动的教师代表们介绍了此次联合开展特色主题党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倡导学科组同志们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随后,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副书记李传轩的陪同下,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涂龙科一行与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的同志们共同参观国福路51号《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在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法学院博士生纪明岑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展示馆内的宣言展厅、望道展厅和珍档厅,系统了解《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
    • 2021.09.18
      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座谈会9月17日下午举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绍良出席并讲话。我院李世刚教授荣获“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舒庆宣布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市高级法院院长刘晓云、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出席。青年法学家代表作交流发言。本届评选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经过严格公正的评审和公示程序,共评选出10名杰出青年法学家。李世刚,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主要研究为:民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比较法,近年来持续关注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内的法律实践。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2021.09.18
      9月16日上午,市委法律顾问座谈会举行。市委书记李强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颁发聘书,我院刘士国教授受聘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李强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不断完善市委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市委法律顾问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使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好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聘任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的还有丁伟、叶必丰、沈福俊、周敬青等4名同志,另有15名同志被聘任为新一届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市委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库成员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刘士国,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民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民法总论、民法解释学、侵权行为法,专著有《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中国民法典制定问题研究》,主编有《法解释的基本问题》等。
    • 2021.09.18
      2021年9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法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江湾校区廖凯源法学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由于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法学院严格遵守学校防疫规范,将开学典礼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当日,法学院党政领导、部分教师代表、老生代表、2021级新生辅导员及约200名本研新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典礼,其余本研新生则在邯郸校区分会场、宿舍等场所观看现场转播,线下与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位就坐。典礼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钟妮老师主持。下午4时许,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庄重的国歌声后,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首先分别宣读了书院导师和新生辅导员名单并颁发聘书,本研学生代表为他们献花。今年,法学院共有12位资深教师担任书院导师,与本科新生的配比达到1:10,在全校范围内名列前茅。导师和辅导员将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领路人和陪伴者。法学院副教授、青年教师班天可老师代表法学院教师寄语新生。班老师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熟练掌握中英德日四门外语,钻研民商法领域,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他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为题,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从事教学的所思所想。班老师说
    • 2021.07.16
      2021年6月28日-7月9日,学院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学院党政领导与院工会领导一同参加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以老同志为榜样,传承好老同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此次走访重点慰问我院20名离退休教职工,其中包括“光荣在党50年”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干部等。致敬“光荣在党50年”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院组织开展“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慰问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校纪委副书记胡华忠与学院党委书记徐瑾、院长王志强走访慰问董世忠老师,院党委领导走访慰问修义庭老师和王全弟老师,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广大老党员是我们党百年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奉献者和见证者,感谢他们为党、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情暖退休教职工临近学期末,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与院工会委员会开展“夏季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向学院16名退休教职工转达学校及学院对老同志们的关心与关怀,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状况,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送上夏季慰问品,让关心关怀沁润到每一位老同志心中。在此次走访中,80岁以上的退休教职工有10名,其中年龄最大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