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信息
  • 首页  公共信息
    • 2023.05.24
      张乃根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政府推荐WTO争端解决指示名单专家,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WTO法研究会名誉会长,同时兼任《国际法学刊》、《武大国际法评论》编委。40年前,张乃根教授考入复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教。40年间,张乃根教授潜心研究国际法教学和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学界对张乃根教授的诸多著作好评如潮,如《西方法哲学史纲》一书在推进汉语研究西方法哲学领域中,效比扛鼎。张乃根教授自始至终紧跟时事,深耕国际法研究,频频推介出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且往往成为经典之作。他在《中国法学》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亚太法律评论》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篇,多篇文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他撰写的多篇咨询报告被中央部门采用,相关资政成果获得中央领导正面批示。张乃根教授多次获奖,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首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上海市教
    • 2023.05.23
      时间:5月30日13:30—17:00地点:相辉堂南堂主题:国内法治、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主持人:陈力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发言人:张乃根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国际法问题龚柏华教授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制裁和反制裁马忠法教授涉外法治的范畴及其核心问题蔡从燕教授国际关系中的法律战:分析框架与案例检验与谈人:俞卫锋律师,上海仲裁协会会长、校友会执行会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对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为承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成为了我国法律教育的当务之急。复旦大学法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并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复旦大学法学院走在了前列。法学院学科与人才培养体
    • 2023.05.19
      讲座主题:“涉外法”的教学和研究讲座时间:2023年5月21日(周日)17:00-18:15讲座地点:江湾校区法学楼202室主讲人:彭岳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主持人:龚柏华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与谈人:杜涛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李本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力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 2023.05.16
      主讲人张巍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主持人李小宁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讲座时间2023年5月19日(周五)18:30-20:00讲座地点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法学楼301会议室欢迎大家扫码报名
    • 2023.05.15
      讲座主题:伊肯伯里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座时间:2023年5月22日(周一)12:00-14:00讲座地点: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法学楼301室主讲人:陈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青年研究员)评议人:蒋超翊(复旦大学法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李珍妮(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主持人:朱丹(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内容介绍:西方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在近年深陷危机。作为自由国际主义的旗手,伊肯伯里在其新书中系统梳理了自由国际主义思想与实践的复杂构成与曲折演进,对之做了具有防御色彩的再阐释,强调自由国际主义是应对现代性挑战的国际秩序改革方案,西方世界必须反思并重建一个以民主国家俱乐部为基础的更高水平的“自由”国际秩序。这些主张反映了美国自由派战略精英的共识,并体现在了拜登政府的战略调整中。自由国际主义的转向具有两面性,需要中方积极主动地加以应对。
    • 2023.05.12
      讲座时间:2023年5月15日(周一)18:00-19:30讲座对象:复旦大学法学院老师、学生主讲人:法意产品经理吴晓慧讲座内容:大数据实证研究平台——破解法学研究的障碍与难题作为一项引领世界的技术方法和思维方式,“大数据”已愈来愈广泛地介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商业行为和政府管理之中。大数据和数据科学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大数据实证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法意科技的大数据实证研究平台通过文书数据量以及统计分析工具的嵌入,破解了实证研究与法学专业间的障碍与难题。目前,平台是面向法学院校、相关科研机构、政法行业开发的集课题资源汇总、数据统计分析、科研成果发布等于一体的科研互联网工具和服务平台,聚焦了前沿法学科研的数据应用。平台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通过自由查询组合筛选样本,只需根据课题研究目的,直接在待分析变量区选择即可,解决了数据信息提取和变量设置难题。从创建课题、变量设置、数据管理到统计分析的实证分析一站式服务,尤其提供统计分析工具,将师生从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讲座方式:腾讯会议会议号码:465782242具体参加方式:1.PC端:下载“腾讯会议”软件,创建账户
    • 2023.05.10
      本次决赛直播方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线下观赛的观众请扫描对应二维码进行报名/观赛。线下观众可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5号门进场。请务必确认个人信息准确,否则无法进入观摩地点。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期待您的参与!线上观众观赛二维码线下观众报名二维码
    • 2023.05.08
      讲座主题:多边主义、“天下”与国际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价值讲座时间:2023年5月11日(周四)19:00-21:00讲座地点:腾讯会议扫码报名主讲人:黄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计划优秀学者,中山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法团队首席科学家、《地方立法研究》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SSCI期刊等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项法理分析》《联合国全面反恐公约研究:基于国际法的视角》《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核心问题法理分析》等著作与教材10余部;作为首席专家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和平搁置争端》一文荣获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类)一等奖。评议人:蔡从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人:刘思竹(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内容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这一与国际法有密切联系的概念的主流化,其深入推广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一定国际阻力。有必要进一步阐释人类
    • 2023.05.07
      主办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承办方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仲裁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时间2023年5月7日-5月12日地点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法学院楼101、102、103、104、301、模拟法庭欢迎大家到场观赛!赛程安排扫码可见场地座位有限请遵守赛场秩序比赛过程中不得随意进出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