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复旦大学法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
2022年10月18日下午,复旦大学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103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院长王志强、副院长李世刚、潘伟杰教授、侯健教授、马忠法教授及学院教师代表。会议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主持。
徐瑾书记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起步于2018年,现已全面进入2.0内涵提升阶段。在2021年学院聚焦“如何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全面推进”两个方面,出台了《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思考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从“盆景”变成“百花园”。本次会议既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会,也是课程思政如何建好建优的研讨会,希望通过交流探讨,促进法学院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李世刚副院长首先作法学院课程思政推进情况的工作报告。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现阶段推进情况、建设预期三个方面介绍了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课程育人的实效。
复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研中心负责人潘伟杰教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课程思政教研中心:为何建?如何建?”的报告。他指出,中心是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建设依据,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法学原理为指导思想”一个中心、坚持“以法治思维的养成发展为中心”、“以法律体系的中国观为统帅”两个原则、开展“专业+思政”、“线上+线下”、“教学+研究”三个结合来开展建设。
侯健教授以《人权与法》为例分享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及经验。他谈到,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不仅从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还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课程探索形成了“权利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中国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性学习法与实验性学习法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梁咏副教授分享了《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冲突与对话》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围绕“世界怎么了”、“中国怎样了”、“我们怎么办”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随后,青年教师叶会成作为报告起草人,介绍了在法学院“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分委会”指导下完成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第一版)》编写说明。
在报告分享结束后,与会专家就如何高质量推进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交流探讨。法学院院长王志强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万物相连”的,我们需要在法学教育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学理、事理、法理融为一体,并且加入理念性、价值性、引领性的教育元素。
马忠法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是一门优质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下功夫以有效的教育手段将育人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地融入到课程中去。杨晓畅副教授谈到,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立足当下,准确把握社会政治和法律结构中的复杂、特性问题,将其问题化和理论化,把握现代价值的中国化和中国价值的现代化,不断教育引导学生,从而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
在研讨会的最后,市教委专家及校内领导对我院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覆盖全、效果好。
教务处副处长徐珂表示,看到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教师的积极投入下走在前列非常欣慰,未来法学院要继续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优质课程建设相结合,提升育人能力、革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更多更好的标杆课程、优质课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当下,深化育人内涵和功能。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副院长宗爱东指出,课程思政回归了教育的“同一”功能,让培养的学生都有符合主流价值方向的品质;课程思政是教育思潮的转变,要立足中国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植入中国心,培养我们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他表示,课程思政不需要每堂课都是饱和思政,而是要聚焦人才培养方案,各个专业课程协同配合,开展有组织的教研,共同谋划、相互配合,发挥育人合力,让课堂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本次研讨会在法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后续学院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对课程思政不断精打细磨,努力培养德法兼修、涉外复合的卓越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