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究
  • 首页  学术研究
    • 2023.12.18
      2023年12月1日,由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资助、复旦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复旦跨国法论坛第五十一期“咨询意见的未来:仅作为建议还是解决争端的手段?”讲座在江湾校区法学楼301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Massimo Lando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蒋超翊、讲师刘思竹和师资博士后李珍妮担任评议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朱丹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来自复旦大学校内外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Massimo Lando博士首先结合国际法院近二十年来的两个重要咨询案件——“查戈斯群岛咨询意见案”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隔离墙的法律后果咨询意见案”,介绍了国际法院咨询意见程序在实践中如何运行、国际法院如何正当化其发表咨询意见的行为以及学者对该行为的批评。随后,Massimo Lando博士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应当重新衡量东卡雷利亚原则的原因。他认为,一方面,东卡雷利亚原则本身存在缺陷,在后续实践中还被误读;另一方面,国家同意原则不应当限制国际法院行使咨询管辖权。就前者而言,Massimo Lando博士指出,实际上,常设国际法院拒绝对“东卡雷利亚地位咨询案”发表咨询意见主要有
    • 2023.11.20
      2023年11月5日,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40周年庆典在京举办,“复旦北京制度型开放论坛”正式揭牌。受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理事长程天权书记委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耶鲁大学国际福克斯学者,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主席朱淑娣博士,围绕“中国的制度型开放与复旦人责任担当”,做了关于《国际经济行政法与制度型开放研究中的关系范畴》的主题报告。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理事长程天权教授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徐永前会长1.复旦大学国际经济行政法研究概况复旦大学国际经济行政法研究,从2002年出版的《运行中的国际经行政法》一书出版起步探索20余年。2020年以来,圆桌论坛已举行了三届大型峰会和四次高端研讨会,包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主题下的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峰会等,获得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报道,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作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法与国内法交融的产物,国际经济行政法是调整跨国经济行政关系的国际、国内公法规范与原则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协调经济行政规制的国际公法规则,以及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行政法规则,例如WTO法、TPCPP规则、RCEP规则、一带一路倡议涉外规则、《对外贸易法》《海
    • 2023.11.02
      2023年10月28日,复旦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阿拉伯大学协会联合举办中国—阿拉伯全球发展与治理论坛,暨复旦阿拉伯研究中心揭牌。作为本次活动的分论坛之一,同日下午,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阿法律合作分论坛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法学楼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阿法律合作研讨会顺利举办)(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志强教授全英文主持本次研讨会,来自约旦大学、卡塔尔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成(苏州)律师事务所以及复旦大学等学术团体与科研高校、实务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实务代表参会。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教授,约旦大学副校长Ashraf Eid Mhawi Abu-Karaky教授,卡塔尔大学科研处处长Saeed Hashim M A Al-Meer博士出席并先后用英文作开场致辞。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共同探讨法治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问题感到十分荣幸。他指出,法学院非常重视举办本次分论坛,
    • 2023.11.02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向复旦大学捐赠,设立复旦大学法学院兰迪学术活动基金,支持学院举办学术午餐会、设立学术奖学金等项目。2023年10月24日,复旦大学法学院兰迪学术活动基金捐赠仪式暨第一期复旦大学法学院—兰迪学术午餐会在复旦大学法学楼202室如期举办。法学院院长杜宇教授、法学院副院长杜仪方教授、法学院院长助理班天可副教授、张乃根教授、沈灏副教授、施鸿鹏副教授、蒋超翊副研究员、汪倪杰老师、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主任刘逸星律师、兰迪律所高级合伙人、法学院校友刘兆福律师和周文佳律师出席活动。捐赠仪式由班天可副教授主持。捐赠仪式首先,杜宇院长致欢迎辞。杜宇院长对兰迪律所的律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刘逸星主任、刘兆福律师和周文佳律师对于学院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杜宇院长对兰迪律所的专业能力和在“一带一路”法治建设中的卓越成绩表示赞扬,表示兰迪律所国际化的业务志趣与复旦法学院国际化的优势和特色相契合,期待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随后,刘逸星主任致辞。刘逸星主任表示随着国家的复兴,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发挥力量。兰迪律所希望将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力融入到法学院对法
    • 2023.10.27
      2023年10月11日下午,“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与腐败治理”主题座谈在复旦大学法学楼模拟法庭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时延安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高巍教授和上海政法学院彭文华教授担任主讲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汪明亮教授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杜宇教授、袁国何副教授、喻浩东老师及百余位法学院学生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开始前,杜宇教授首先隆重介绍了三位教授的丰厚研究成果,并代表复旦大学法学院对三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时延安教授首先发表了自己对《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的见解,认为这次增设有关民营企业反腐条款是推进民营企业治理法治化一个重要举措。对于调整企业内部高管背信问题的刑法立法,刑法立法有三个选项:第一,设立一个一般背信罪;第二,修改第169条之一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第三,修改第165条、第166条、第169条。目前草案采取的是第三条思路,如此可以尽可能减小修法幅度。在讨论过程中,也有观点建议,“拉平”不同所有制公司主体,但立法机关目前还是选择增设条款的方式。时延安教授认为立法机关的谨慎是必要的,因为《刑法》的任何修改都将导致其他法律和程序的一系列变动。在发言中,他也提到,目前
    • 2023.10.25
      2023年10月13日下午,财税法年会系列讲座第一期《发展型财税法的理念跃迁与制度构造》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辽宁大学特聘教授刘剑文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汪倪杰任主持人,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贾绍华,秘书长周序中,副监事长朱为群,复旦大学智慧法治实验室主任、法学院教授许多奇,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班天可,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林暖暖任与谈人,来自复旦大学法学院的一百多名同学也参加了本次讲座。首先,刘剑文教授讲解了发展导向的命题迁移、法律体系重塑与法学范式更新。他通过对比“法律稳健论”和“法治改革观”两种观点指出,法律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均不可取,而应当坚持辩证施治。现代法体系中的“发展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权和个体发展权,现代财税法应将发展作为逻辑起点,充分考量个体和整体两个维度的发展可能性,以此全面调适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其次,刘剑文教授介绍了现代财税法的发展意蕴。他认为,发展型财税法应以保障型财税法为基础,进而追求发展的更高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将实现规范结构由一元到多元、制度中心由单核到双核、规
    • 2023.10.17
      2023年10月11日中午,由我院主办的“复旦法律史与比较法前沿讲座第四期:情理与传统司法中的事实认定”学术午餐会,于法学楼317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蒋铁初教授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赵立行老师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韩涛、孟烨、赖骏楠老师和一些同学也参与了本次讲座。参会师生围绕主讲人的报告内容展开了充分讨论。讲座伊始,蒋铁初老师首先就中国传统司法中的以情察狱现象进行解释。以情察狱为情理断案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情理断案,即司法官员依据自己的感觉对案件已知事实所做出的价值性判断以及对未知事实做出的可能性判断。前者称为以情断狱,后者称为以情察狱。本次午餐会所着重介绍的以情察狱中的察情,是就案件事实做可能性判断。接下来,蒋铁初老师详细阐释了传统司法案件中作为甄别对象和可能证据的各类“情”。常见的情可分为正常之情与反常之情、事前之情与事后之情、行为之情与外表之情、恒定之情与变化之情,以及自然之情与人为之情等。之后,蒋铁初老师就察情的功能和司法者的偏好进行介绍。在中国传统司法中,察情总体上有助于司法者判断争议事实及证据真伪。察情入罪和出罪的双重功能。后者既能否定犯罪
    • 2023.10.13
      2023年9月25日,由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资助、复旦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复旦跨国法论坛第四十五期“习惯国际法视角中的长臂管辖合理性之批判”讲座在江湾校区法学楼301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张越副教授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蒋超翊、讲师刘思竹和师资博士后李珍妮担任评议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朱丹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来自复旦大学校内外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美国的长臂管辖实践受到众多国家的反对,其实质是美国过度扩张习惯国际法项下的管辖权。张老师考察了习惯国际法项下的管辖权类别,和各类管辖权扩张的趋势,总结了衡量管辖权扩张之合理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张老师从属人管辖、属地管辖、保护管辖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和《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第三次)和《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第四次)的区别,考察美国过度扩张管辖权,实行域外管辖或者所谓的长臂管辖的实践。在评议与讨论环节,就长臂管辖的表述、长臂管辖与域外管辖的关系、习惯国际法下管辖权行使与国际秩序等问题,张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交流。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 2023.10.10
      2023年9月26日下午,“全球贸易法律体制的未来”主题讲座在复旦大学法学楼301会议室成功举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中国国际商法与经济法中心主任(CIBEL)周围欢副教授任主讲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张乃根教授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任与谈人。复旦大学法学院陈力教授、陈立教授、梁咏副教授、博士后李珍妮、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刘央、李欣玥以及二十余位学生参加了本次英文讲座。张乃根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指出当前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法律体制正面临极大挑战,该体制未来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并热烈欢迎主讲人周围欢副教授与大家分享他有关看法,尤其是前不久他刚出席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WTO年会,给大家带来他对这一国际社会探讨这一问题的观察分析。在讲座环节,周围欢副教授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体制的当前功能及其取得的成果。他详细指出,首先,此体制主要目的是逐渐降低贸易壁垒,而不是追求绝对的自由贸易;其次,它确保各国政府的贸易规定得到妥当的执行,并提供了解决贸易纷争的机制;再次,该体制在支持贸易的同时,也给予各国在非贸易领域中制定政策的空间;最后,世贸组织的争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