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最新新闻
    • 2021.09.27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深做实,2021年9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活动。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一百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奠定建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也植下了复旦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在主题活动开始前,刑法诉讼法党支部书记段厚省以及诉讼法学科召集人马贵翔向参加活动的教师代表们介绍了此次联合开展特色主题党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倡导学科组同志们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随后,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副书记李传轩的陪同下,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涂龙科一行与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诉讼法党支部的同志们共同参观国福路51号《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在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法学院博士生纪明岑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展示馆内的宣言展厅、望道展厅和珍档厅,系统了解《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
    • 2021.09.18
      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座谈会9月17日下午举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绍良出席并讲话。我院李世刚教授荣获“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舒庆宣布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市高级法院院长刘晓云、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出席。青年法学家代表作交流发言。本届评选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经过严格公正的评审和公示程序,共评选出10名杰出青年法学家。李世刚,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主要研究为:民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比较法,近年来持续关注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内的法律实践。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2021.09.18
      9月16日上午,市委法律顾问座谈会举行。市委书记李强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颁发聘书,我院刘士国教授受聘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李强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不断完善市委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市委法律顾问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使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好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聘任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的还有丁伟、叶必丰、沈福俊、周敬青等4名同志,另有15名同志被聘任为新一届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市委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库成员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刘士国,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民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民法总论、民法解释学、侵权行为法,专著有《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中国民法典制定问题研究》,主编有《法解释的基本问题》等。
    • 2021.09.18
      2021年9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法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江湾校区廖凯源法学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由于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法学院严格遵守学校防疫规范,将开学典礼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当日,法学院党政领导、部分教师代表、老生代表、2021级新生辅导员及约200名本研新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典礼,其余本研新生则在邯郸校区分会场、宿舍等场所观看现场转播,线下与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位就坐。典礼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钟妮老师主持。下午4时许,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庄重的国歌声后,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首先分别宣读了书院导师和新生辅导员名单并颁发聘书,本研学生代表为他们献花。今年,法学院共有12位资深教师担任书院导师,与本科新生的配比达到1:10,在全校范围内名列前茅。导师和辅导员将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领路人和陪伴者。法学院副教授、青年教师班天可老师代表法学院教师寄语新生。班老师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熟练掌握中英德日四门外语,钻研民商法领域,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他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为题,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从事教学的所思所想。班老师说
    • 2021.07.16
      2021年6月28日-7月9日,学院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学院党政领导与院工会领导一同参加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以老同志为榜样,传承好老同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此次走访重点慰问我院20名离退休教职工,其中包括“光荣在党50年”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干部等。致敬“光荣在党50年”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院组织开展“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慰问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校纪委副书记胡华忠与学院党委书记徐瑾、院长王志强走访慰问董世忠老师,院党委领导走访慰问修义庭老师和王全弟老师,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广大老党员是我们党百年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奉献者和见证者,感谢他们为党、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情暖退休教职工临近学期末,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与院工会委员会开展“夏季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向学院16名退休教职工转达学校及学院对老同志们的关心与关怀,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状况,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送上夏季慰问品,让关心关怀沁润到每一位老同志心中。在此次走访中,80岁以上的退休教职工有10名,其中年龄最大的为
    • 2021.07.06
      2021年7月3日至4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吸引全国近30所高校的140余名优秀本科生参加。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夏令营全程线上进行;法学院教职员工精心筹备,给营员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夏令营。学院对于夏令营导师的遴选,遵循多维度、广覆盖、高定位的基本原则,邀请各领域顶尖专家共同参与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力求以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视角,给予学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双重引领。7月3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行,全体营员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宇教授主持并致辞。杜宇教授首先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向各位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概况、历史沿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夏令营选拔流程等事项,最后祝愿大家在本次“云上”夏令营活动中有所收获。7月3日至4日,学院根据营员报考专业,分组开展Teamwork活动和综合考察。7月3日上午,各学科教师在组织Teamwork集体讨论和问答的过程中,对报考法学硕士各专业的营员分别进行参与式观察和评估,当日下午又进一步针对其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展开全方位考察。7月4日上午,学院针对报考
    • 2021.06.21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一周年之际,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经济法支部联合法理法史支部,前往上海长兴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通过实地参观聆并听讲解,深入了解长兴岛从无到有、从贫瘠到繁荣的发展历程。长兴岛本为长江泥沙在入海口沉淀而成的沙洲,老一辈围垦人未借助任何机械设备,赤手空拳同浩瀚的芦苇荡展开搏斗,最终实现了滩涂开荒、围垦造田。长兴岛的建设开发,也是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团结进取,不断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一个生动展示。适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一周年,支部党员在短暂参观后召开了以“学习总书记回信,感悟围垦精神”为主题的支部联合学习研讨。民商法经济法支部书记李世刚带领支部党员再次学习了总书记回信内容并引导大家体会长兴岛围垦精神的现实意义。他表示:长兴岛对崇明岛的生态发展,以及上海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均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兴岛的发展凝结了党和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作为民商法、经济法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应当发扬长兴岛的围垦精神,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民商法经济法支部副书记许凌艳表示:在习总书记给复旦青年师生党员
    • 2021.06.20
      2021年6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27期司法案例大讲坛“红色司法案例专题研讨”会议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局以及复旦大学法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以“线上线下+主分会场”方式举行。会议设有国家法官学院主会场和复旦大学法学院、井冈山、瑞金、延安、平山以及各高级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分院共38个分会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中国法律史专家韩涛副教授、复旦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史大晓副教授前往主会场参加。法学院分会场有学院分党委书记徐瑾、副院长陈力教授等教师与学生代表共25人,以观看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参与。此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主持。会议以“传承红色司法传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主题,围绕“谢步升贪污案”、“朱多伸反革命案”、“黄克功逼婚杀人案”等10个红色司法案例进行学习,主要就红色根据地的司法审判实践与经验、党的领导是红色司法之魂、法理情统一在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中的体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进行了致辞。王志强院长从研究的角度围绕革命根据地
    • 2021.06.17
      夏至临近,复旦校园绿树成荫,荷花朵朵,蝉声阵阵。本科教学的最后一周——第十六周,在缕缕荷香中悄然而至。上午9点50分,上课铃声尚未响起,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建和往常一样,端着水杯,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入江湾校区智华楼101教室。提前几分钟步入教室,是他执教多年来一贯的坚持,在复旦的最后一堂课程,也不例外。他走上讲台,低头启动电脑,插入U盘,打开讲义,一切一如既往。然而,当他不经意间抬头望向台下时,却惊讶地发现:教室里的人数似乎多了许多,除了本班学生之外,还有一些与平常不大相同的身影——有的怀抱鲜花,有的手持相机,有的眼含泪光,人人望向讲台,笑容热切——那是远道而来的往届校友、慕名而来的旁听学生,还有那些学院里朝夕相处的熟悉面孔。这些人中,有他数十年间指导教授过的研究生,有曾经聆听他教诲的本科生,有闻讯而来的在校生,还有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法学院院长王志强和法史学科组的其他老师。大家自发前来,与选修《台港澳法》的本班同学一起,用心聆听这弥足珍贵的一课。君子之乐“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从事的职业就是我喜欢的,我喜欢上课。”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郭建老师也是如此。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