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 2023.03.03
      2023年3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亚洲知识产权与创新大会在新加坡举行。本届大会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主办,由新加坡南洋技术大学商学院承办,并在疫情后首次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方式。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线上出席并作专题发言。本届大会共有40多个专题,两百多位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的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发言。张乃根教授在第一天开幕式后的《知识产权与健康事宜》专题研讨中发言。Wednesday,1March2023(Day1)ParallelSessions(1)4.30pm–7.00pm(SG/KL)/2.00pm–5.00pm(India)/9.30am–12.00pm(Geneva)ParallelSession1.DIntellectualPropertyandHealthCareONLINESessionZoomLink:https://tamu.zoom.us/j/91515548210Passcode:512462AcademicAssistant:KuhuTiwarilegal07kuhu@gmail.comChairJ
    • 2022.12.17
      为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学科支部交流共建,法学院民商法、经济法党支部联合法理、法史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从思南公馆开始,老师们行走于百年历史的建筑之中,体悟老洋房的百年居住风貌,温习建筑背后一段段红色的历史记忆。思南公馆位于上海市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这里曾经居住过众多政商学界要员,也曾用做新华社华东总社上海分社、中央造币厂、上海人民印刷厂等机构宿舍。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73号周公馆以及87号梅兰芳故居。支部书记李世刚老师介绍:周公馆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46年设立到撤离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却充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扩大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与斗争。随后,大家步行前往复兴公园并在马恩雕像前合影留念。支部书记杨晓畅老师介绍:复兴公园之名寄托着民族复兴之希望,而其周边可以说是“红色区域”,在周边一平方公里内,有十几处革命旧址,马恩雕像选址颇有深意。通过党员交流讨论,大家了解到:早期共产党人陈独秀、陈望道等众多先进知识分子都曾居住于附近,在
    • 2022.12.04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第二十届“贸仲杯”(CIETACCUP)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以下简称“贸仲杯”)于线上举行,共有93支参赛队,1000余名选手参与比赛。赛事吸引了来自英国、荷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与国内各高校的学子同场竞技,同时邀请到27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位中外仲裁专家作为评委为参赛选手提供指导。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本届“贸仲杯”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并入围优秀文书奖;于昀可获淘汰赛“最佳辩手”;金奕丹获“突出贡献奖”,延续了复旦大学代表队近年来参加该项赛事的优秀成绩。徐佳宁、鲁安妮参与循环赛(第一行中间)于昀可、曾颖苗参与循环赛(第一行左一)“贸仲杯”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组织的年度模拟仲裁竞赛。该比赛是使用WillemC.VisInternationalCommercialArbitrationMoot赛题的首场比赛,全英文进行,由国际资深仲裁员、国内外知名律师、学者等专业人士组成模拟仲裁庭,参赛选手分别代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陈述、答辩和辩论。自2000年创办至今,“贸仲杯”已打造成为国内仲裁赛事的第一品牌,一
    • 2022.12.03
      2022年11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华政杯”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ECUPLIntellectualPropertyMoot)在线上开赛。本次赛事共邀请到包括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湘潭大学、江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在内的9支队伍参加。本次赛事围绕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的前沿问题展开。竞赛全程使用英语,评委均为资深法官、国际组织官员及海归学者。比赛共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阶段,每个学校需要分别以Petitioner和Respondent为持方进行2场比赛,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对手学校。每场比赛有2名法官聆听庭审,并对双方队员的口头辩论进行打分。两场初赛口头辩论的分数(70%)加上司法文书的分数(30%)计入总分进行排序,前4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由3名法官聆听庭审,决赛由6法官聆听庭审,半决赛和决赛将通过法官投票的方式决定胜方。复旦大学代表队由林臻煜(2020级国际法硕士研究生)、王律之(2021级国际法硕士研究生)、贾梦琪(2022级国际法硕士研究生)、郑文龙(2019级本科生)、裘柯欣(202
    • 2022.11.29
      上海市法学会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年度遴选增补推荐工作结果。本年度法学教育研究组选出19人、法律实务组选出14人,共遴选出33名青年人才建议纳入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培养管理。我院两位教师班天可副教授、朱丹副教授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班天可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民事财产法、税法等。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入选2022年度“上海城市更新专家库”。朱丹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曾在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律咨询服务部和上诉庭工作。在《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现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JournalofInternationalCriminalJustice》(SSCI),《Th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SSCI)、《Australian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SSCI)、《Asi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
    • 2022.11.24
      2022年11月15日下午,法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与各学科组联合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并结合法治中国建设,就自身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国际法支部及其学科组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支部书记马忠法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化的特征与法律研究有很大关联,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支部成员张乃根认为,做涉外法治研究要紧密结合实际,尤其是要结合上海实际,为国家和政府提出一些有利于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建议。支部副书记梁咏以国家安全的问题为角度,分享相关学习心得,她表示现在社会面临着卫生、公共的疫情,数据信息等各方面非传统国家的安全挑战,作为研究者应尽可能提供知识支撑,对社会发展做出些许的贡献。民商经济法支部及其学科组认真组织学习会议并就自身专业研究开展充分交流。民商法学科组召集人季立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