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风采
  • 首页  师生风采
    • 2023.06.26
      毕业生代表简介:韩时东,复旦大学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毕业后攻读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民商法方向)。本科期间,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安杰-世泽”学术潜力之星奖学金、“贸仲杯”二等奖等荣誉。入选“卿云计划”,曾任《阶梯》主编、创立民商法研习会,带领复旦大学法学院辩论队获得两次系际辩论赛冠军。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韩时东。能在毕业典礼上跟大家分享毕业的感受,是我莫大的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小小地滥用作为发言代表的“权力”,代表我的同学们向学院的全体教职工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谢。老师们为人、为学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成长。我记得在不久前的夜晚,葛江虬老师为我逐字逐句地分析论文中的语病与错漏,告诫我写作中语言细节的重要性;我记得在我人生的第一堂民法课上,班天可老师教导我们:“法律的生命在于讲述他们背后的理由。”从那时起,我逐渐学会运用法律的思维与方法约束感性的冲动与判断;我也仍然清晰地记得在《法律职业与伦理》的课上,杨晓畅老师告诉我们无论是面对多元价值的衡量,抑或是面对普适理论与具体个案之间的张力,惟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把握到真正
    • 2023.06.26
      毕业生代表简介:欧阳茗荟,2021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校以来,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学业优秀奖学金、美迈斯奖学金、通商奖学金等,并在全国明日律师大赛中获诉讼组冠军。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担任法学院研究生会外联部部长、校权益联络部项目负责人等,取得复旦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2021级环境法专业硕士生欧阳茗荟。研究生毕业,是很多人学生生涯的终点,那么今天,我想重回18年前,义务教育的起点——四则运算法则,与大家谈谈我与复旦之间的“加”“减”“乘”“除”。加法,是两年间,复旦给予我的美妙瞬间。瞬间之一,是金秋九月下满街的桂花飘香,我想起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汉朝时期的吴刚由于触犯天条,被罚在月宫砍伐桂树,但月桂是仙树,随砍随合,永远不倒,因此桂花代表着生意盎然,生命不止。而复旦二字又寓意着太阳日日升起,光芒不灭。这样的寓意巧合下,我在心里把桂树偷偷想成了学校的“校树”,往后的日子里,也对此树尤为偏爱。瞬间之二,是江湾人的共享记忆。一条微信群的“紧急通知”,
    • 2023.06.21
      俞卫锋,复旦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友代表,1995届本科校友、通力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上海仲裁协会会长。2023年6月16日,俞卫锋校友(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执行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法律界同学会会长)在复旦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表演讲: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法学院1995届法律系毕业生俞卫锋。在此,首先祝贺2023届的各位学弟学妹们顺利完成学业,翻开人生新的篇章!重回母校,参加毕业典礼,与同学们分享喜悦与成功,我倍感荣幸。而受邀发言也让我心怀忐忑与惶恐。复旦的优秀校友灿若星辰,我自认以我的学识与经历实在难言寄语后辈,因此只能分享一些我个人真实的感受。2023届在校史上是特殊的一届,因种种原因,同学们同窗共读时间少,像这样齐聚一堂的机会更是难得,四年本科期间同学们不仅结下终生的同窗之谊,更因共同抗疫结下战友之情!此时此刻,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感恩和感谢,感谢家长和老师多年的养育和教育之恩,感谢同学互促共进的同窗之情,感谢身边的所有人。怀谦卑、感恩之心,懂得回报回馈,能让
    • 2023.06.21
      季诺,1992届本科、1998届硕士校友,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2023年6月15日,季诺校友在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表演讲:大家好!我是1992届的复旦法律系本科生、1998届的复旦法学院研究生季诺,目前是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一名执业律师,兼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会长。今天,非常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回到母校参加2023届毕业典礼,请允许我代表校友向所有法学院的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向所有2023届的毕业生致以最真挚的祝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你们即将离开复旦大学法学院踏入新的人生阶段。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想分享一下法学院三位老先生的教诲,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分享老师教诲】上世纪80年代,我们法学院有三位非常著名的教授,他们是中国法制史的叶孝信教授、外国法制史的李昌道教授、国际经济法的董世忠教授。叶老师最年长,学术造诣非常深厚。叶老师教诲:“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文章写好后,要放到抽屉里,有空时拿出来,常读常改。”李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去年仙逝,李老师倡导:学术上古今兼通、中西融合,教学要因材施教
    • 2023.06.21
      复旦大学法学院李世刚教授寄语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届毕业生亲爱的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届毕业生同学们:大家好! 过去数年中,能够陪伴你们一起度过校园生活、共克时艰,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幸运。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疫情防控还是常态化管理,大家始终站在一起,守望相助,教学相长。这段岁月令人难以忘记。如今,各位同学即将启程离开法学院,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当然也或许有许多迷茫。有同学感慨,在复旦求学期间,选了很多课,学了很多。可是放下电脑和书本,好像也没记住多少。何况,刚学过的公司法就要被修改了;14万字的民法典还没读完,合同编司法解释马上就要出来了。除了肉眼可见的毕业证、学位证,似乎还没做好远行的准备。但是,请不要担心,从进入复旦法学院的第一天起,你拥有的能力,超乎你想象。在这里,各位得到的绝不只是具体知识,更是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启迪和价值的引领。正如校歌中所唱,“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老师们从不满足于传授知识本身,而是愿意沉下心来,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和提出挑战的才学、见地与勇气。裘新书记在为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同学讲课时指出:
    • 2023.06.21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志强教授:我们理想中的法治——寄语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届毕业生各位同学同事,各位校友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这场毕业典礼既常规普通,又弥足珍惜。与我们一起汇聚在这里的,不仅有2023届的466位毕业生,还有来自2020和2022届的校友代表们,他们当年并没有机会参加线下的毕业典礼。成长和成熟,属于所有从这里成功启航的你们!初出茅庐的各位同学,你们面对的是一个与此前相比日新月异、又充满挑战的时代。世界变局之下,社会共识度降低,对法律作为理性平衡器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在中华文明重获自信的时代,我们也理应有更多的思考和追问。法律人能够做什么?换言之,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我们理想中的法治?这是个宏大的问题。对即将拥有资源和权力的法律人,你对理想法治的理解和坚守,将是让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希望;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这个问题是对知识和思维训练的挑战,也是更深入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一个视角。我们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去年初夏的上海,有一起封控期间某面包店违规生产食品的行政执法案件,大家可能都有耳闻。该不该罚、该罚多少?执法部门和法律专家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食品安全事关重大,基
    • 2023.06.21
      2023年6月15日下午2时,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廖凯原法学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法学院院长王志强,院党委书记徐瑾以及杜宇、季立刚、张梓太、赵立行、汪明亮、李世刚、段厚省等学院党政领导、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部分教师、全体毕业班辅导员出席典礼,1992届本科、1998届硕士校友季诺及疫情期间捐赠防疫物资的校友代表、法学院466名2023届毕业生及8名2020-2022届毕业生参加本次典礼,300余名毕业生亲属于模拟法庭、202会议室等分会场观看现场转播。毕业典礼由法学院副院长杜宇教授主持。一、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庄严的国歌声回响,精心制作的毕业纪念视频浓缩了毕业生们在法学院度过的鎏金岁月,为毕业典礼拉开序幕。二、徐瑾书记宣读2023届优秀毕业生名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徐瑾书记宣读法学院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名单和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名单,主席台嘉宾为33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颁奖。法学院像一座青春驿站,同学们在这里收获了学业上、生活中的喜悦和成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复旦人。奋发进取,追求卓越,优秀始终镌刻在复旦人的基因之中。三、徐瑾书记宣读赴西部、基层
    • 2023.06.08
      孟夏时节,万物繁盛。2023年6月3日上午,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主办,复旦法律硕士协会协办的法学院第八届校友健康跑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办,经历三年线上活动的校友健康跑又一次回归线下,校友们重聚于阔别已久的校园。法学院院长王志强、党委书记徐瑾、党委副书记钟妮,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刘赤军、副会长栗春坤出席活动,法学院王蔚、王伟、孙晓屏老师倾情担任活动志愿者,校友们带着自己的家属、孩子回到母校,共190余人参加本届健康跑活动。本届健康跑设置6.4公里竞速跑、3.2公里休闲跑、亲子欢乐跑三项主题活动,还有现场亲子嘉年华的棉花糖、吹气球、编绳、义卖、剪纸等娱乐项目,丰富了校友和家属们的游玩选择。01赛前打卡趁着早晨凉爽的风,提前到达的校友们纷纷在展板前“打卡”合影,笑容中洋溢着欢乐和期待。02开幕式进行时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副会长栗春坤致开幕辞,表达了重返校园的喜悦,对本次活动予以祝福。2012级法律硕士郭大威校友、2015级法律硕士龚玲校友的女儿黄筱莜、教职工家属分别作为竞速跑、休闲跑和亲子跑的选手代表发言。比赛开
    • 2023.06.08
      2023年5月31日晚,2022年度美迈斯上海法学奖学金颁奖典礼于上海素凯泰酒店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钟妮、副教授陈立、2021年度与2022年度奖学金获奖者及多位往届获奖者应邀出席。2022年,经校内选拔,我校共推荐10名优秀学生作为候选人,由评选委员会进行材料初审和集中面试。评选委员会由知名法律界人士、法学教授和美迈斯律师事务所的代表共同组成。最终,我院5位学生脱颖而出,2020级本科生鲁安妮荣获一等奖,2020级本科生沙童、2021级硕士生欧阳茗荟荣获二等奖,2020级本科生阮雯昕、2021级博士生苏和生荣获提名奖。典礼现场,我院2020级本科生鲁安妮代表2022年度获奖学生发言,分享了在复旦法学院求学的心得和感悟,表达了对学院和事务所的诚挚谢意。她表示,美迈斯奖学金带给她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激励;是辛勤耕耘、幸有所获的喜悦,更是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的动力。”美迈斯上海代表处主管合伙人兼评选委员会主席万孝杰(WalkerWallace)律师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向所有获奖者表示衷心祝贺。美迈斯法学奖学金由已故美国前国务卿、美迈斯资深合伙人沃伦·克里斯托弗(
    • 2022.09.19
      心怀远方,立足当下法学院2022级法学硕士李世缘大家好!我是2022级国际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世缘,很荣幸今天能作为新生代表在此发言。其实这是我与复旦结缘的第五年了。感谢复旦包容的气质和复旦法学院优质的平台,让我收获了很多、体验了很多,迈出了人生中无数个第一次,变成了一个让四年前的我欣喜的、更好的自己。今天站在人生新篇章的起点,希望我们都能够在复旦法学院进一步“认识自己、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畏选择”。国内外模拟法庭赛事和学术科研的初尝试,引导我选择了国际法;在新的阶段,我期待与更多他人在更大的世界中交流。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近问而切思”,作为国际法方向研究生,我们应该探索立足前沿、关注现实的真问题,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涉外法治的建设贡献一些微薄之力。随着国际争端解决的司法化越来越被肯定,中国以何种姿态参与到国际争端中去是每个关注国际法的同学应该考虑的。尽管国际法曲折的形成和发展中面临着各种争议,国际法仍是全球正义观的法律信仰体现,有志于国际法的法律人们需要抓住国际法现有的生命力,以扎实的法学基础帮助中国更好地应对国际争端。放眼国际有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