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复旦大学代表队揽获“贸仲杯”二等奖和“最佳辩手”个人奖
2018年11月18日至23日,第十六届“贸仲杯”(CIETAC CUP)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以下简称“贸仲杯”)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56支著名高校代表队,5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由100余名中外仲裁员、律师和学者担任评委。比赛共进行119场,参赛队数、队员人数和比赛场次数为历史新高。
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本届贸仲杯中力压传统强校,位列总分第十名,荣获团体二等奖。刘燕彬、杨语涵获得循环赛“最佳辩手”,分别位列全场第二名和第四名;周泽龄获“突出贡献奖”。这一成绩是复旦大学代表队在该项赛事上的重大突破。赛后,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的复旦大学代表队受到赛事评委Eric Ng、Jane Willems等的高度评价。
循环赛与对手、评委合影,后排右为刘燕彬、杨语涵
循环赛最佳辩手杨语涵、刘燕彬接受组委会采访
队员与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英国开庭大律师、贸仲杯资深评委赵芳律师
复旦大学代表队、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与香港大律师、贸仲杯资深评委Erig Ng
历届复旦大学代表队在贸仲杯和Vis Moot系列赛中均有不俗表现,积累了宝贵的备赛经验。2018-2019赛季,在法学院陈力副院长、陆志安老师、陈立老师和往届队员的指导下,经选拔,由2017级法律硕士班叶子祎、2018级国际法方向研究生刘燕彬、2018级法律硕士国际班陈昊文,2015级本科生杨语涵、项乙,2016级本科生周泽龄、孙缪、蒋志琦、2017级本科生王律之组成复旦大学代表队参赛。10月初组队以来,两周内完成万字书状,赛前一周进行五场高强度练习赛,所有队员踏实学习国际商事仲裁基础知识,辛苦备赛,得到法学院陈力副院长、陆志安老师、班天可老师、陈立老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创造了复旦大学代表队的历届最佳赛绩。
复旦大学代表队,左起周泽龄、项乙、杨语涵、刘燕彬、陈昊文
近年来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模拟法庭赛事上取得的迅猛进步,得益于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支持。学院营造的优良环境,使法学院学子有机会参与Vis Moo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曼德拉人权法模拟法庭、国际刑事法院ICC模拟法庭等重大国际赛事,拓展国际视野、磨砺专业素养,更加展现复旦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实力和国际化办学风貌。
“贸仲杯”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组织的年度模拟仲裁竞赛。该比赛是使用Willem C. 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赛题的首场比赛,全英文进行,由国际资深仲裁员、国内外知名律师、学者等专业人士组成模拟仲裁庭,参赛选手分别代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陈述、答辩和辩论。目前,“贸仲杯”辩论赛已成为我国仲裁赛事的第一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未来将发展为国际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