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首页  公共信息  通知公告
    • 2021.11.17
      01课程缘起“实务创新系列课程”是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列课程以“联通中国与西方,连接学术与实务”为愿景,希望通过与国际一流法律实务机构可持续的战略合作,共同设计、开发、打磨具有国际视野、切合司法实践需要的实务课程模块。学院将与授课专家一起,对课程持续评估、系统优化,以期有效提升复旦法硕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02教学目标1.根据投资的时间节点,系统介绍投前、投中及投后不同阶段的重点事项,从投资的缘起,投资的过程到投资的目的,构建完整的投资逻辑;2.根据各位导师的一线实务经验,综合相关的案例模拟投资的实战场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生动地介绍投融资业务过程中的乐趣和挑战;3.对于投融资实务中难点和热点问题,包括尽职调查、股权回购、税务筹划,股东权利保护等问题,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投融资中的法律工具;4.通过课程互动等形式,配合导师的亲身经历,分享投融资工作中不同阶段的感悟和对于交易本质的思考,共享年轻投融资律师的心得体会。03基本内容、授课方式与教学要求课程将由四个模块构成:第一投资之前——如何“锁定标的”以及“了解对手”第二投资之中——如何“设计交易”以及“权
    • 2021.10.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他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经济思想,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决定举办“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峰会(具体时间及举办方式将另行通知)。现面向国内外广大学者征集学术论文。为鼓励理论创新、促进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研究,本届峰会将开展论文评奖/评优活动,广泛集聚优秀研究成果,表彰一批精品力作,提升峰会思想穿透力和社会影响力。多元主体、道器兼修!期待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之精深智慧,聚焦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贡献才智,为国际应对、国家治理、民权保障提供智识支持,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言献策!一、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2.承办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团队3.协办单位浦江法治论坛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
    • 2021.10.15
      招聘原因及理由复旦大学法学院诚挚欢迎优秀的法学博士加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师资后备人选。招聘岗位师资博士后2-4名学科方向:法学各学科(人权法、教育法、金融法和计算法学等法律交叉学科重点考虑)。招聘条件或要求应聘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认同《复旦大学章程》,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热爱教育和科研;(二)取得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法学博士学位,已有突出学术业绩,或具有显著学术潜力;(三)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交流,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四)已经或即将(2022年1月31日前)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五)能够全职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及法学院安排的相关工作。招聘范围国内[√]国外[√]岗位待遇除复旦大学规定的相关博士后待遇外(包括学校薪酬每年15-35万不等和博士后用房),师资博士后至少还享有法学院的其他待遇:(一)每年5万元学院薪酬;(二)以“复旦大学法学院”为独立归属单位发表论文,可根据法学院的科研激励办法获得奖励;(三)可获得法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共6万元),并与教师同样享受法学院对参加学术会议的资助(每年1万元);(四)科研和教学业
    • 2021.10.15
      招聘原因及理由法学院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托复旦学术生态,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聚力量,建平台,拓贤路,扩格局,凝炼学科创新特色,共建师生理想家园,正加快法学院转型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复旦法学院在国内和国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和理想,我们诚挚地面向海内外公告,欢迎优秀的法学学者加盟复旦大学法学院。招聘岗位讲师4名岗位职责独立承担并完成学科方向内的科研教学及学生培养任务。招聘条件一、招聘学科方向:法学各学科。二、应聘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认同《复旦大学章程》,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热爱教育和科研;(二)拥有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法学博士学位,已有突出学术业绩,或具有优秀学术发展潜力;(三)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交流,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四)具有突出学术能力的教学科研人员,或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招聘范围国内[√]国外[√]岗位待遇按学校有关规定应聘程序一、2021年12月3日前,应聘者提供以下材料电子版:(一)中文简历(外籍人士英文简历);(二)身份证复印件(外籍人士护照复印件);(三)已获得博士学位者,学位学历、国外
    • 2020.12.25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 2020.08.27
      注册链接: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
    • 2020.08.12
      官网的注册链接:https://www.siac.org.sg/compon
    • 2020.07.15
      欢迎参加SIAC青年国际商事仲裁写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