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风采
  • 首页  师生风采
    • 2021.07.16
      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时代精神,7月8日下午,“劳模精神薪火传匠心建功新时代——复旦大学劳模事迹报告会暨妇女先进表彰大会”在邯郸校区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等校党政领导,各院系、各部处、各单位、各附属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校工会委员、校妇委会委员,各院系、各单位、各附属医院工会主席、妇女干部,先进女性集体及个人代表,学生代表出席大会。大会由周亚明主持。会上,尹冬梅宣读《获2019-2020年度全国、上海市、教育系统、卫生健康系统、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集体)等先进集体、个人名单》。焦扬与获得全国、上海市、上海市教育系统及卫生健康系统奖项的先进集体及个人合影,尹冬梅为学校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颁发奖牌和证书。我院陈力老师、孙晓屏老师荣获2019-2020年度“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
    • 2021.06.26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党支部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以下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瞻仰学习,开展了“永远跟党走,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主题党日活动。此次参观学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的开端》展厅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大家依次参观了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7个板块,展厅内的历史足迹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一进入展厅三幅巨大的壁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分别是《日出东方》、《民族脊梁》、《中流砥柱》。这三幅艺术作品分别通过自然山川、历史景观、革命旧址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大家驻足在壁画前,追忆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开始的艰苦奋斗历程,充分感悟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展厅内展示了鸦片战争以来到社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的实物、报刊、文献书籍和照片。面对珍贵的文物、悉心梳理的历史资料,大家
    • 2021.06.25
      记得今天你喜欢的自己亲爱的2021届毕业班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时间过得很快,四年前的开学之初,本科同学们在这里听我吐槽:这不是一所你理想中的法学院;四年后,你们为它的改变有所贡献吗?三年前,我在这里提醒研究生同学们,你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实习的;不过我知道好多同学并没有听进去……无论如何,各位同学,今天是你们值得喜庆的日子。临别之际,我想留给大家这样一个问题:若干年后的你,是否会是你自己今天喜欢的样子?换句话说,你是否会经常记得出发时的理想?今天你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往往是值得坚守的方向。为什么呢?因为在校园的最后一段时光,你会依然保有少年的理想主义,真诚、纯洁,充满正能量。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熟知,因为作为生物族群的人,按孟子的说法,“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念,如果没有会怎么样?孟子说,这不可能!“非人也!”他认为,正是有了充满善念的本性作为源泉,才产生仁义礼智等各种人的德性和能力。这种理想和初衷,不仅是少年豪情,更反映着一个社会最深层的价值期许。如梁启超所言,“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因此,少年时的理想价值,可以作为经年累月后自我反思的朴素标准。大家目前并
    • 2021.06.25
      教师代表寄语|季立刚:自觉与坚守自觉与坚守——在复旦大学法学院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季立刚)亲爱的复旦大学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同学们及各位来宾:每到毕业季,作为一名教师,总会有些感慨。我们既为每位同学学业有成感到高兴,毕竟我们当时欢迎你们的到来就是为了今天你们的离开,这是你们人生又一个崭新的起点。同时,与各位同学即将离开校园的心境一样,经过几年来的论道解惑、教学相长,又经历了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互相摧残”,彼此的感情变得更加浓厚,对你们的离开也有些依依不舍。不过,当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年轻人在一起,我们永远面对的是求知的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心态似乎也不曾迅速老去,有时甚至忘乎所以地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今天让我代表教师发言,我也在思量该说些什么。作为自1983年就入复旦园,在这里求学、工作的我,在同龄中的季同学、在同事眼中的小季与老季、前段时间又突然发现被学生称为“季老”,又上了一个“等级”,大概我有条件可以说说对复旦的看法。一句话:在我心目中,复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出于我在这里近四十年而对她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她有着作为大学的
    • 2021.06.2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校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在这里参加复旦的毕业典礼,见到许多敬爱的老师,非常高兴。回想20年前,我也是经过多年寒窗的甘苦,终于完成了学业,踏上了人生的新起点,然后在法院系统,一干就是二十年。毕业典礼(commencement),是学校毕业、走入社会的开始,这个单词很有意思,不是旧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也表明了我们的毕业生要从象牙塔走出来,开始面对复杂的社会。在这个时候,该跟大家说什么?打鸡血还是喂鸡汤?在我看来,来这里做毕业典礼致辞,远比普通的学术演讲要难得多。外面竞争很激烈,生活并不容易,即便你是复旦的毕业生,起跑线已经比其他人好很多。但是你想躺平,可能也并不容易。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首先是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复旦是一个浸透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地方,校园优美、老师优秀,希望在座的各位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我在复旦度过七年时光,当时还没有这么美丽江湾校区。但大学最重要,并不是美丽的校园,而是能使你的知识日益丰富,你的能力得到磨炼,你的视野更为广阔。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获得的学位所具有的真正涵
    • 2021.06.17
      三年前,也是六月的一天,同门李华在群里说“今早见到郭老师,朝我打了一个响指,背着双肩包,脚步轻盈如翩翩少年……内心丰富而有持守的大学教授真好,活得尊严又有趣。”她说这话的时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也是六月的一天,文科楼前,郭老师骑着旧自行车从我面前经过,快到台阶的时候,伸出两条长腿做刹车,彼时,我也这样想:郭老师永远青春,身无长物,心有余暇。又是六月,郭老师在复旦的最后一节课,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窗外茂林修竹,路边玉簪花开,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郭老师一如既往地上课,风格也一以贯之,典故轶事、街井趣闻,无不可拿来做授课的素材;仿佛这就是最平常的一次授课,竟看不出有什么与往常不一样的地方。下课的时候,郭老师简短地说这是他的最后一堂课,我们才赶紧抱着准备好的鲜花来祝贺郭老师荣休。郭老师是真的热爱讲台,当他总结36年的教学生涯,仍然笑说听他上课的学生大概没有从头睡到尾的,偶尔打打瞌睡可能还是有的。而对于我们策划的这场再简朴不过的结业纪念活动,郭老师一再表示,如果把大学比做大树,那么学生就是鲜花与果实,入学与毕业需要有隆重的仪式,五彩缤纷而香气袭人,向世界宣告新生力量的来临;而教师则好比大树的
    • 2021.05.28
       2021年5月24-28日,亚洲国际法学会第八届双年会由澳大利亚
    • 2021.04.23
       2021年3月14日至22日,第18届Willem C. Vis
    • 2021.04.13
       2021年3月30日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成立暨涉外商审判工
    • 2021.04.08
       2021年4月2日,外交部第四届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