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立足学科促发展,联动党外同进步,联系实际出新知 ——民商法、经济法支部扩大主题党日活动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法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将于2020年12月15日召开。法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和部分学生党支部纷纷举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 以迎接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的盛大召开。院党委在党代会召开之前,对各支部开展的活动进行展示,并对过去六年来的工作成绩以典型做法和数据的方式向大家呈现。
近日,法学院民商法、经济法教师支部开展了“红色基因永传递,心有所信方行远”的支部扩大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与学科的民商经济法沙龙相结合,采取了理论学习、专业探讨与教学分享相融合的形式,立足学科促发展,联动党外教师同进步、理论联系实际出新知。
理论学习:领会治国理政理念,传承“四史”精神
支部理论学习
在活动第一阶段,与会同志集体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部分章节,并结合《民法典》编纂历程及“四史”精神的学习活动,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科研、教学工作及学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支部党员充分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尤其在此次疫情中,我国采取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防控措施,面对不稳定、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的国际外部环境,为我国尽快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非常宝贵的战略窗口期,积累了抗疫成功的宝贵经验。与会同志均表示,应当跟随党和国家的步伐,国际局势的发展潮流,抓住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将科研、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产出具有真知灼见和时代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专业讨论:研读《民法典》,做时代需要的学术
支部成员与党外同志共同研读《民法典》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支部以民商经济法沙龙的形式,结合活动主题,联合党外同志共同学习《民法典》,并围绕合同编、物权编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与会教师指出,《民法典》既是改革开放经验的新凝练,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决心和长远战略。近期围绕民法典解释与适用中的研究议题获得了省部级课题立项的青年教师施鸿鹏、汪倪杰等结合党日活动主题分享了研究心得和后续研究计划。与会同志认为,通过民商经济法沙龙等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民商法、经济法支部党内外同志深度互动、交流,促进了学科内年轻同志的学术科研,构建起学科内老同志向新同志传授相关经验的有效渠道。支部教师借此平台进行理论学习、实务问题的讨论,形成良好的“党建立足学科,党员群众联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支部建设效果。
教学分享:共同备课促交流,教学质量齐提升
支部成员与学科内教师研讨教学内容
在活动的第三部分,支部组织专业内的老师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分组研讨教学活动、共享备课材料,就教学中的要点、难点,以及近期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力求在专业内部达到教学质量的标准化和同步性,同时兼顾教师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与会教师认为,通过支部内优秀教学案例的展示,在学科内形成党内外同志向模范学习的良好风向,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民商法、经济法支部近年来重视基层支部建设,以课程思政促教学为抓手,已形成“三集三提”长效性的示范机制,通过支部活动促进学科内教师相互学习、沟通,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党组织在学科内的组织力。
在支部扩大主题党日的学习与实践中,与会同志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民法典》的实施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对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做时代需要的学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更为具体的思想指引。大家表示,身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时点,应当胸怀国家、服务人民,将自己的科研、教学工作融合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