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黄惠康为我院师生作“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热点十问”专题讲座
2019年11月13日晚上,我国资深外交官黄惠康大使在法学院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热点十问”的专题讲座,我院张乃根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副院长陈力教授、马忠法教授、陈立青年副研究员、朱丹老师和学生们参加讲座。
“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黄大使首先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为切入点,从经济重心转移、政治力量对比、科技产业发展、全球治理变迁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释了当下时代的特殊性,并由此引出了“中国外交在新时代中的历史方位”。通过数据和实例结合的方式,黄大使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外交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格局,更体现了全局战略与底线思维兼顾,讲信重义且自信大气的外交新风格。
“法律外交是外交的高级形态”,在以宏观的视角为大家确立了对中国外交的基本认识后,黄大使结合国际法的学术知识就目前备受关注的外交话题展开了分析,包括特朗普政府与中美贸易战、中国应对WTO改革等等。深入剖析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所承担的大国责任和应对问题的长远谋略。在讲座的后半程,黄大使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在中朝关系、朝核问题、对日民间求偿等一系列热点外交与国际法问题中的立场,并以亲身参与“南海仲裁案”期间外交事务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大国外交官的不凡气度和广阔格局。
“大国外交必重国际法”,黄大使援用百年前清廷外臣李佳白的预言道出了国际法人才对国家外交事业的关键作用,鼓励国际法专业的师生以外交与法律交融的思维开展学术研究,并以“外交新疆域”为核心介绍了全球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即国际竞争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陆地向海洋、极地、外空、网络等“新疆域”拓展。黄大使指出,“法理之争成为塑造国际秩序、赢得制度性权力的重要方面,”在治理疆域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国际治理亟待国际法提供法治依据,国际法的研究也需要更关注新疆域的规则制定等热点难点,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贡献法律智慧。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国际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人工智能与国际人道法等前沿问题、以及外交部条法司的具体情况与黄大使进行深入交流,黄大使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都一一耐心作出回应,并鼓励青年学子发挥国际法专业的特长优势,为国家的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黄惠康大使精彩的演讲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外交与法律的盛宴,最后,本次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通讯员:冯中杰 张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