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王轶教授应邀来我院 讲述“我眼中的《民法总则》”
发布日期: 2017年06月14日
2017年6月1日晚,著名民法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轶教授应我院刘士国教授邀请,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智华楼JB201阶梯教室做题为“我眼中的《民法总则》”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段匡教授主持。我院刘士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彭诚信教授、我院班天可博士出席了讲座。
王轶教授谈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是对待《民法总则》的态度。王轶教授指出,在与域外立法比较时,应当理解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法律的解释者,在解释法律时应保持善意,承担起解释者的责任,而不是以挑刺的眼光去解释法律。第二是看待《民法总则》的四个问题,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法律解释和立法技术,前两者决定立法的质量。具体到《民法总则》,王轶教授从哲学高度阐述了民法典之于社会的意义。王轶教授强调,评价一个民法典是不是21世纪具有典范意义的民法典,要看它是否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事实作出了回应。王轶教授以大众点评为例,强调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民法典不能囿于传统,而应当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规则。另外,王轶教授还指出,民法典应当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我国《民法总则》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讲座中,王轶教授侃侃而谈,立法资料、条文背景和现实案例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如春风细雨,深入人心。王轶教授的讲座吸引了众多沪上学子,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很多同学只好站在过道上聆听讲座。讲座后,在座师生都深感获益匪浅,为王轶教授的精彩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