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胡华忠老师在法学院教代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 2013年01月10日

团结齐心向前看

为建设更美好的法学院而努力奋斗

----在法学院教代会上的讲话

胡华忠

(2012年12月25日下午)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召开教代会。以后学院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教代会。在年终教代会上,院长要代表领导班子做工作报告,通报学院一年的情况,各位班子成员都要向大家述职述廉,全体代表(包括学生骨干)给领导班子及成员提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民主测评,这也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现任领导班子上任刚二个月,根据校党委组织部的意见,今年不进行述职述廉,也不进行民主测评了。孙笑侠院长刚才代表领导班子对上任以来的调研情况以及有些初步想法作了通报,接下来书面材料发给大家,大家还可以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 要有建设更美好法学院的理想、雄心和信心

1、我们面临法学学科发展很好的“天时”。今天中国法学学科发展面临极好的时代机遇。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需要两样东西来支撑,一个是法律(规则和制度),一个是文化(精神、思想、道德、风气等),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真正在世界上崛起,需要用法来治国,用文化来强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等等,这都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学学科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中国法学学科提供极好的机遇。当前全国法学院都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竞争非常激烈,就看谁抓住了机遇、抓住什么机遇,怎么抓住了机遇。

2、我们面临法学学科发展的极好“地利”。复旦法学学科在全校学科布局中,学校始终是放在重要的位置,校领导多次说到,复旦法学学科不发展上去,复旦人文社会科学总是不完美的;复旦是有着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和氛围的学校,法学学科有着复旦综合性大学良好学科生态的滋养;复旦又是地处非常有利于法学学科发展的上海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各方面相对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

3、我们有着法学学科发展的良好“人和”条件和基础。复旦法律学系自1929年创立以来,有着很深很好的历史传统,虽然历史曾中断,但1981年就恢复了法律学专业,1983年恢复了法律学系,2000年成立了单一法学科的法学院,有了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着一支很好的队伍,一批中青年教师正在很好地成长,有着很好的学生生源,也有着庞大的优秀校友队伍。学院广大师生和校友以及社会各方都对复旦法学学科加快发展有着强烈愿望。

有“天时”、有“地利”,再加上有“人和”,复旦法学院一定能建设得更加美好。从办学规律和国内外学科发展经验来看,人文学科发展需要一定的历史积淀才能逐渐形成气候,但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只要齐心协力、下定决心,一定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们一定要有这个理想、雄心和信心。

二、要高站位、大视野、大格局来谋划布局推进发展

我们要立足中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智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更大的格局,谋划布局,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

1、研讨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设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针对我国目前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提出的举措,但它又不纯粹是一个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切入口,探索如何办好中国高端法学院的问题。复旦法学院是教育部刚批下来的“复合型”和“涉外型”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基地。我们要尽快以研讨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契机,研究改革有利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有关举措。这牵涉到推进学院管理体系、教师研究方式、课程体系及组织体系、教学方式等等。希望通过这个基地方案的实施,开展校内外合作、国内外合作,给学生更多的长知识、长见识、增本领机会,形成复旦法学、法律人才的培养特色项目和国际化的品牌项目,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扩大学院的影响力。

2、形成多层面立体式学术共同体。大学本质上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需要交流、对话,而学术共同体又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学院要在做强传统二级学科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基础上,尊重学科建设和学术共同体建设规律,积极支持逐步培育推进新的学科群和学术共同体,不仅要打破传统二级学科的壁垒,按一级学科视野,整合全院整体学科资源,形成各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做大做强整体合力,而且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打破法学学科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科等其它学科以及实务部门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形成新的学科群和新的学术共同体,努力在做强法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推进社会服务方面的理论研究,形成鲜明的复旦法学学科特色。

3、开展高品味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项基本功能。法学学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如何以高等学校的方式服务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服务于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于中国公平正义社会的形成,服务于和谐社会的营造,是我们广大师生的重要责任。服务社会的方式有很多,承担国家和社会重要研究课题是一种方式,开展社会培训教育是一种方式,适当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有关实际工作是一种方式。要努力形成既为社会提供了有效服务,又推进了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过程。

4、推进有效的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1943年12月李登辉校长对复旦毕业生说:“今日诸生步出复旦之门,终将留有复旦之符号。诸生与复旦之此种关系,将永继续。诸生一生中如有成就,复旦将蒙其光荣。若有挫折,则亦牵累复旦,同受其害。须知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其学生也。”校友是财富、是形象(声誉传播者)、是桥梁(学校与社会)、是支撑,是学院事业的建设者和发展的推动者。我们既要做重点校友工作,也要做好面上的校友工作,既要做重要时间节点的校友工作,也要做好日常校友工作,既要做历届校友工作,更要做好在校学生的未来校友工作。做好校友工作,首要的是要把学院建设好学院有好的发展、有好的声誉、有好的口碑,校友们会感到自豪,会给各个时期学习工作过的校友都提供无形资本和力量;做好校友工作,需要全体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关心、付出;做好校友工作还一定要从在校学生做起,给学生以关心、爱护,让学生脑中留下在学院的美好记忆,让学生享受到的教育终身持续发挥作用;做好校友工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活动平台和载体。

学院还需要大力推进筹资工作。从现代大学发展趋势来看,即使是公立大学,未来的办学资金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需要自己大力筹资。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筹集的资金将在学校总体办学经费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且自主筹集资金越大,学院自主办学空间越大。学院将适时在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下设立复旦法学发展基金。要广泛联络校友和国内外有志于支持法学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复旦法学院的建设。

5、强化高素质队伍建设。有个美国学者说,“有三种职业是最有资格穿长袍以表示其身份的,那就是法官、牧师和学者。这种长袍象征着穿戴者思想的成熟和独立判断力”。穿着长袍是很神圣的(在毕业典礼上,老师们都穿上导师服,学生们穿上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教师不是单纯的职业,尽管它是十分专业的事情,但它是一个有道德意义的职业,因为它不仅提高学生领悟能力,还规范行为,不仅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影响和塑造意愿,不仅对思想而且对心灵进行教化”。学院建设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广大教师要有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严谨治学、乐于育人。对从事教师职业,要充满着热情、充满着荣誉感和自豪感。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各种类型教师的积极作用,关心服务好年长教师,年长教师不仅要发挥好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作用,更需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要给予中青年教师更多有利于学术发展、自身成长的平台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快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和补充优秀青年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立足中国、具有国际视野、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全职师资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研究层次、较好素养、富有育人情怀的实务界兼职师资队伍。当然,建设好学院,还必须要有一支团结和谐、乐于服务、高效运转的高素质行政服务团队来提供专业化、精致化的一流管理服务。

  • 要营造有文化有传统有凝聚力人人爱的精神家园

一个大学和一个学院都需要不断修炼,提升大学和学院的精神文化和境界。法学学科是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联的学科,但与社会实际再紧密的学科院系,终究还是大学的院系,终究还是师生和校友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全方位加强建设,从点点滴滴开始,加强学院修炼,提升学院境界和品格,努力形成良好的学院精神文化氛围,从而使良好的精神文化体现在学院的师生身上、表现在学院各项工作之中。广大师生都要以主人翁精神,负责任的态度,顾全大局,共同努力把法学院建设成为学术气息浓厚、育人氛围活跃、温馨和谐富有正气、充满生机活力的师生精神家园。

1、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富有正气的舆论氛围学院要形成该鼓励的事就是要鼓励,该表扬的事就是要表扬,该批评的现象就要批评,该教育的就要教育之风气。学院是师生每个人的“家”,要鼓励每一位师生都来爱护、关心、支持、建设这个“家”。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同样道理,学院好了、学院发展了,我们师生才会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师生以不同方式为学院做出成绩做出贡献,学院都要给予认同和鼓励。我们要营造“和而不同”的氛围,只有“和而不同”才会有创造力、才会有活力,要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要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努力形成党政之间、党内与党外之间、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教师之间、老中青之间、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教职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精诚合作的温馨和谐、富有正气和学院向心力的氛围。

2、推进院务、党务公开,密切联系师生,倾听师生呼声,掌握师生真实情况。推进学院工作的通报、公开制度;通过设立意见箱、下发征询意见表、座谈会以及经常性地深入师生和随时接待来访等形式,充分准确地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形成既有利于学院信息渠道畅通,沟通协调有力,又有利于领导班子掌握全局、驾驭全局,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

3、加强温暖关怀工作。要关注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需求。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退休教职工,不管是行政管理服务人员,还是在读学生,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都要相互关心,党政工齐心协力都要尽力做好关心服务工作。要经常性地与师生保持沟通,要发挥好各个年龄段、各种类型教职工的积极作用,尊重好、关心好、服务好年长的教师,尊重好、扶持好、服务好中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自身学术发展和生活中的困惑问题,给予青年教师更多机会,帮助中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行政服务团队对学术要有敬畏之心,从而对教师要有真诚地尊重和服务,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和热情,从而对学生要有真挚的关心服务,让师生与之交往中感受到学院的温馨和温暖。

4、抓契机积人气凝人心推发展。要抓住推进全局性工作、重点工作、关键性工作以及庆典、各类活动、会议和其它有关工作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统一思想、凝聚人气、展示形象、扩大影响,振奋精神,推动发展。

5、建立健全符合学院传统和学科特点的内部体制以及有效运行机制。要探索符合复旦法学院实际的有利于学科发展、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的学院组织管理体制,按轻重缓急,逐步理顺各项关系,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促进学院生产力的解放;要逐步形成符合法学学科特点、复旦法学院实际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有效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党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党政联席会、教授会及相关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工作机制,推进学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各项工作决策既体现学院学术组织特点和规律,又体现学院传统和当下实际,从而体现学院管理运行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合理性。

四、要建设团结和谐、开拓务实、清正廉洁、坚强有力、富有感召力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导班子的视野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形象、学院的风气、学院的状态、学院的事业发展。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哪里?最重要的是来自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来自对师生的真诚态度、来自对师生和学院事业的胸怀、来自对学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于实实在在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班子要有好的精神状态,要能持续保持较好的工作激情,一要有对学院事业发展的理想和梦想(当然也是师生的理想、梦想),二要有对学院的热爱和情感的认同,三要有来自师生和校友的鞭策(压力)。建设好领导班子既要靠领导班子自身,也要靠广大师生的支持、鼓励、鞭策和监督。

领导班子成员要有五个意识:一是公共职位意识,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修养、完善人格,要以广宽胸怀和坦荡的胸襟为师生做事、为学院做事;二是要有责任意识,对师生、校友的责任,对学院和学校的责任,对国家和中国法学事业的责任,做事要公道正派、善于团结人,特别还要善于团结那些观点与自己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人合作共事;三是要有服务意识,领导班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师生、校友,为学院服务的,要做“成人之美”之事,只要对师生有利的事、对学院发展有利的事,能做的都要去做;四是要有学习意识,如何做学院领导是一门学问,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等知识,还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和上海市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各项政策以及学校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不仅要善于学习吸取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还要善于学习吸取他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把握工作局面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运行的能力。五是要有纪律意识,要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学院有着很好的历史传统、有着优秀的人才队伍、有着很好的学科基础,有着很好的天时和地利,广大师生都有着一颗通情达理、热爱学院的心,有着建设中国法学和法治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要我们善于充分利用校内外、国内外各方面合适的力量,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提升站位、厘清思路、加强谋划、明确重点、理顺关系、拓展资源、营造氛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团结齐心,从每位师生自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学院一项项工作逐步推进,一点点逐步积累,一定能够形成学院发展的新气象,不断提升学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法学院,一定能够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谢谢!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