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培养学生求职竞争力,这位法学院教授有心得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又是一年毕业季,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忠法和毕业生们在江湾校区法学院楼前拍摄合影,即使团队中的每位学生都已拿到心仪的offer,他依然和往常一样关心着大家,嘱咐要及时签署三方协议、尽快处理落户事宜……

再过不久,马忠法门下几位应届毕业生都将完成身份转变,分别前往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中级人民法院等工作,开启人生全新阶段。

近年来,马忠法指导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100%;问起原因,他说道,“这一切都要归因于学生综合素养优秀和复旦法学院的辛勤培育”。他认为,作为育人环节一部分,相比导师帮助学生完成就业,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求职的竞争力、如何增强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马忠法教授师门毕业留影

功夫在平时,打好求职“地基”

求职是一场厚积而薄发的“持久战”。在马忠法看来,虽然最后阶段的冲刺至关重要,但平时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根本。

对学术研究有着严格要求的他,要求组内研究生在硕士一年级沉下心在学校里除了认真上课、完成各种课程任务外,就是读书。“脚踏实地读专著、看文献、写文章,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搭建严密的知识体系,训练法学基本思维。”为此,马老师会定期召开读书会,师生共同研读国际法和知识产权法相关文章,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此外,学生们也有机会跟随导师参与学术研讨会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宽行业视野,直观接触业界热点话题,为就业打下基础。“好好学习是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事,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步。学好了再去实习,为时不晚。”马忠法直言。

马忠法认为,学习能力是一种通用技能,其所代表的领悟力和勤勉度到哪都是加分项,而部分用人单位也会通过学术经验进行人才选拔,比如“争议解决”方向的实习十分重视法律检索、案例检索的研究能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法律知识碎片化、缺乏法律人的基本思维,都有可能在无形中成为学生求职道路上的减分项。

和专硕一年级就开始实习的同学不同,马老师组内的学生实习经历相对偏少。法律(非法学)硕士刘子悦坦言,初入复旦选导师前夕的一段对话,让她感触颇多。

刘子悦

当时,马忠法真诚地向刘子悦说明了自己的招生要求:明确学生身份,先做好分内的事,在学校认真读一年半的书。考虑到自己本科并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薄弱,她欣然接受建议,踏踏实实根据导师安排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修习。在就业面试环节,刘子悦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专业知识和行业热点的提问,也离不开过硬的法律基本功。

林臻煜

2022年7月底,法学硕士林臻煜从英国留学归来,回国后才匆忙找实习的她错过了整整一轮暑期实习机会,但并没有因为履历上少了一笔而在求职过程中稍显逊色。学术能力正是林臻煜拿到第一份实习的“敲门砖”。正因为有了前期知识储备,她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学术经历给职业律师面试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论文中的创新点和亮点恰好契合面试官的关注点,也是他们熟悉的领域,他们便会更加深入地和你探讨这些问题,这样就增加面试官们了解我们的机会,对于我们拿到offer会有很大帮助。”林臻煜说。

因材施教,尽早找准定位

“什么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马忠法时常提醒学生,就业应当较早明确自身定位,避免浪费时间。

找准职业定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马忠法的学生包括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非法学)方向,研究内容各有侧重,就业去向也较为广泛。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向,马忠法都会尊重理解对方。

在复旦法学院从教十余年,他相信,尊重学生职业选择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老师要拓宽了解学生的渠道,尽可能全面地在他们求职阶段提出合理有效的指导意见,关键也是“功夫在平时”。

为了更好关心学生,马忠法除了定期召开师门读书会、论文选题会和学生面对面详谈之外,还会通过同门其他学生和院系老师从侧面获取学生情况。他主动询问学生实习情况、入职概率、团队氛围,当知悉学生遇上瓶颈时也会调动资源为学生推荐实习单位。

何天阳

谈起这一届毕业生,马忠法如数家珍,能够娓娓道来每个学生的学科背景、研学能力、性格特点。“有些学生需要做加法,有些学生需要做减法。”

在马忠法看来,法律(非法学)硕士何天阳就适合“做加法”——结合第一学位理工科的学科背景以及实习接触到的行业案例,何天阳能够较轻松地完成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的课题任务并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刘子悦基础牢固,英语法语水平俱佳,又具备经济学和法律双重学科背景,马忠法便会让她结合个人专长,关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经过律所和法院实习的法律(非法学)硕士魏雨南,最终在马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坚定了志向,决定全力以赴考公。他告诉魏雨南,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再尝试其他没有意义的实习。试错后以最快速度锚定一个方向,这就是马忠法所谓学生找工作的“减法”。

魏雨南

“求职过程中,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跟随着目标去追求你所热爱的事业。”即将入职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魏雨南,曾先后在律所和上海市区级法院实习,亲身体验后有了比较和判断,在研二暑假确定报考选调生,向马老师表达了想法。听取建议后,魏雨南在研三开学前初步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导师对论文进度和质量的严格把控,也让他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备考迎战。

双向选择,师生共同成长

“学生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学生,双方都要有一个好的交待。”在马忠法看来,自己和学生正在一同成长,透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老师也会学有所得。

自从院系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以来,马忠法在学生提出导师选择意向时便会与其交流。马忠法喜欢与学生聊天,不限时间、地点、话题。每学期开学初与放假前的两次聚餐或组内会议,已成为了一项师门传统。

当学生向马忠法表达有关学业和求职的想法时,他会多问一句为什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机之后,再做出切实的可行性判断。他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参与、抓住机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当学生犯错时,他也会严肃加以指正。

学生顺利毕业就业固然重要,但马忠法仍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都能“德才兼备”,并将道德品质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平时不断教导学生在夯实自身“硬实力”的同时,马忠法也向大家强调“软实力”的重要性。“步入社会,要做真诚坦荡的人,说严谨温和的话。”

马忠法教授师门合影

“一个人的成才,绝不仅靠一个人的努力。”马忠法说,无论学院还是导师,都在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代代相承、互帮互助,到现在,马忠法的师门群已有150余人,同门之间相互分享就业信息。几年前,当就业困难的学生在群里求助,已顺利工作多年的学生也会迅速回应,帮助师弟师妹寻求机会。

学生成人成才是马忠法最大的心愿,他也将继续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帮助,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来源:复旦大学公众号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贾颖月

照片:受访者提供

责编:殷梦昊

编辑:王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