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首页  公共信息  通知公告
    • 2022.12.26
      实务创新系列课程”是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列课程以“联通中国与西方,连接学术与实务”为愿景,希望通过与国际一流法律实务机构可持续的战略合作,共同设计、开发、打磨具有国际视野、切合司法实践需要的实务课程模块。学院将与授课专家一起,对课程持续评估、系统优化,以期有效提升复旦法硕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娱乐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熟悉行业内的典型法律需求和行业内法律实务的一般处理方式,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法律人士入行前景产生初步认识。二、基本内容、授课方式与教学要求1、课程内容课程将选取数字时代文化娱乐行业较为典型的业务形态如直播、艺人经纪、广告代言、人格权维权等,讲解其中涉及的法律实务问题和法律工作技能。2、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根据导师的亲身经历和实务经验,分享文化娱乐行业法律实务中的的感悟和对于房地产业务本质的思考,结合真实的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实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3、基本要求参与该课程的学生应具备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律基础,能够准时到课,按要求积极参加课上讨论与互动。三、课程安排第一讲直播介绍
    • 2022.11.02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大会报告,他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并用专门章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明确部署。为进一步将学术研讨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生动结合,真正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加强高校间博士生互动与交流,共同进步,为法治中国建言献策,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法学院的支持下,我们拟于2022年12月中上旬举办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之法学分论坛(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现面向全国博士生及硕士生征集优秀学术论文。投稿论文将由论坛组委会组织评审,计划精选优秀论文12篇作为会议论文。会议论文作者将获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作主旨发言,与业内专家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同辈学人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一、征稿对象全国各高校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二、征稿主题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数据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数据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密切相关。本届论坛鼓励同辈学人从法学学科的不同方向,深刻认识数
    • 2022.10.28
      招聘岗位图书资料人员1名岗位职责1.负责阅览室信息统计、信息公开等日常行政事务;2.负责管理科研成果图书资料,全国高校期刊目录数据收集和整理;2.负责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和管理工作;3.负责学院学科平台及学院统筹的其他工作招聘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良好,身心健康,能够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具备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应届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可放宽至40周岁;熟悉图书资料及学院学科发展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招聘范围校内[√]校外[√]岗位待遇事业单位编制,薪酬福利按照复旦大学相关规定。应聘程序1.递交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2)身份证件(正反面)扫描件;(3)本科以来的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4)能充分反映本人水平的有关证明材料;2.学院组织资格审查与面试;3.学校审批。联系方式请应聘人员按照要求将相关申请材料整理发送至fdfxyhr@fudan.edu.cn(邮件标题:法学院图书资料岗应聘+姓名+手机号),初审通过后将尽快通
    • 2022.09.27
      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国际贸易规制与海关法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地区和平与稳定受到威胁,国际贸易安全与便利问题,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全球化关键就是消除障碍,创造统一、公平的经济环境,促进各国经济融合与全球经济发展。海关历来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机构,在国际贸易监管方面的经验最为丰富、地位最为重要、条件最为便利,理应承担起促进经济全球化与加强国际贸易监管的主要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鼓励理论创新、促进国际贸易规制与海关法研究,复旦大学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将举办“国际贸易规制与海关法”峰会。自2002年以来,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团队已成功举办十届学术研讨会和两次峰会。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举办的第二次峰会“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有共计40多家媒体、网站进行专题报道,包括解放日报、人民网、央视总台国际在线、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日报网、上海法治报、凤凰网、证券时报等主流和权威媒体,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届峰会将开展论文评奖/评优活动,广泛集聚优秀研究成果,表彰一批精品力作,提升峰会思想穿透力和社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