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讲座
  • 首页  公共信息  专家讲座
    • 2022.04.08
      复旦跨国公司法律论坛第三十五期“禁诉令”的功能定位与中国方案时间:2022.04.1519:00-21:00地点:腾讯会议323288000主持人:蔡从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讲人:张文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评议人:陈力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内容:近年来,我国法院在数起案件中适用了“禁诉令”,丰富了我国法院维护我国司法主权的手段,也为我国企业推进国际市场战略提供了重要司法武器。“禁诉令”的适用是我国法院在引入“不方便法院”之后协调国家间司法管辖权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司法引领国际民事诉讼机制改革的显著例证。讲座将从“禁诉令”的整体、本质、具体构建体系谈论其适用问题。作为一项例外性的、协调国家间司法管辖权的单边机制,虽然“禁诉令”的适用可以有效助益“一带一路”实施中司法保障功能的实现,但是国际经贸大背景下“禁诉令”的制度架构宜采取谨慎的思路和严格的适用条件,方可践行多边主义的立场。请各位老师、同学提前扫码入群,实名登记后获取入会密码。
    • 2022.04.05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许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脚步,但却无法成为潜心向学的阻碍。在这特殊时刻,学院老师们秉承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初心,开展“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线上系列法学讲座,向莘莘学子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研习法学的心得!详细讲座信息如下:
    • 2022.04.05
      讲座主题:人工智能与中国专利制度及其完善主讲人:张乃根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人: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座时间:2022年4月7日19:00-20:30讲座平台:腾讯会议777-539-145请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获取入会密码。
    • 2022.03.28
      复旦跨国公司法律论坛第三十四期中国在美国的主权豁免实践述评时间:2022.04.0119:00-20:30地点:腾讯会议707937822主持人: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讲人:李庆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国际私法研究室副主任评议人:杜涛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院长内容:讲座主要分享三个问题: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法院审理的涉华豁免案件类型。第二,应对涉华豁免案件的措施。包括政治和外交手段、法律手段、民间团体、舆论以及和解五个角度。第三,讨论豁免诉讼中的经验与教训。豁免诉讼是法律战的一部分,应客观看待;面临诉讼需要考虑是否出庭、何时出庭、是否参加实体审理、败诉后怎么办;哪些主体可以主张豁免,被告还是其他主体(如法庭之友)代为主张;依法应对与善意履行条约;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尤其要依法行政;企业经营中的全流程合规以及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请各位老师、同学提前扫码入群,实名登记后获取入会密码。
    • 2022.03.02
      时间:2022.03.0419:00-20:30地点:腾讯会议431344755主持人:陈力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讲人:杜涛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院长评议人: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内容:近年来,西方国家法院兴起针对跨国公司的跨国人权和环保的侵权诉讼,其背后是公众对跨国公司越来越高的社会责任要求。美国《外国人侵权法》诉讼烽烟未散,欧洲国家法院战火重燃。2019年以来,英国最高法院在Vedanta案、Okpabi诉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案中确立了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行为所承担的尽职责任。荷兰海牙法院在尼日利亚居民起诉壳牌公司的气候诉讼中做出类似判决。2021年欧洲议会通过的《关于企业尽职义务和企业责任》指令、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磋商的《在国际人权法中规范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活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草案等立法文书都涉及复杂的国际私法问题。本讲座试图跳出西方中心主义国际私法范式,从政治哲学视角讨论中国国际私法范式的可能性。
    • 2021.12.31
      时间:2022年01月07日19:00-20:30腾讯会议:220892200主持人:蒋超翊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讲人:郭华春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评议人:孙南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内容:数字化时代的金融法域外适用建立在强大的跨境执法获取数据信息的基础之上。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章基于“业务需要”或“执法需要”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区别监管的思路,对于应对来自境外的“侵犯性”单边跨境执法、维护个人数据权益和国家安全,推动中国法域外适用体系建议的制定,“实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执法保障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境外各国采取不同程度的跨境执法以直接获取数据的情况下,我国如何利用“业务需要”或“执法需要”区分监管思路,从制度层面防范境外机构在执法过程中不当获取我国境内的数据?如何利用数据资源优势完善跨境执法能力的制度保障?如何为中国法域外适用提供跨境执法必需的情报信息制度保障?本次讲座拟从“攻、防”执法需求角度探讨上述议题。
    • 2021.12.27
      时间:2021年12月30日19:00-20:30腾讯会议:475203562主持人:蔡从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讲人:冷静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评议人:洪艳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讲座内容:低调赴美上市的滴滴于2021年6月30日成功在纽交所挂牌之后,仅过三天便遭遇国家网信办启动的网络安全审查,之后又因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方面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被施以App下架、暂停新用户注册等整改措施。滴滴在国内遭遇的监管风暴引发了美股投资者的集团诉讼和中概股的整体风险强化、甚至相关板块股价崩盘的连锁后果。滴滴事件引发的监管风暴揭示了赴美上市中概股中经营敏感行业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境内行业主管部门的严密审视,并正在从陡然升温的监管措施中体会到了严格的境内合规要求和国家安全红线。这一趋势与美国国内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通过和施行为风向标的、正在大幅收紧的监管力度相互叠加,为境外上市中概股所面临的风险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更为严峻的合规挑战。本次讲座将以滴滴事件为例,梳理赴美上市中概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之由来和表征,并展望针对境外上市活动的境内监管
    • 2021.12.20
      时间:2021年12月24日19:00-20:30腾讯会议:778926963主持人:梁咏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副秘书长主讲人:陈欣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评议人:郭春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内容:近年来,“过桥货币”(如瑞波币)和“网络社区货币”(如Facebook拟推出的Diem)的出现,改写了跨境支付的模式。与比特币深陷投机及逃避监管的丑闻不同,瑞波系统或Facebook等跨国技术公司积极与监管机构、外汇交易商、商业银行合作,强调数字货币的“支付属性”而非“价值属性”,并满足监管要求。此外,跨国技术公司还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不同国家央行数字货币支付系统的连接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本讲座将探讨跨国技术公司带来的跨境支付改善,以及把数字货币基础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时,应遵循的监管原则和策略。
    • 2021.12.15
      讲座信息:时间:2021年12月17日(周五)14:00-16:00腾讯会议号:981452174主讲人:汪诸豪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AES)理事、国际诉讼法协会(IAPL)会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LLM、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法学院JD、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SJD候选人。主持人:杨依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与谈人:熊浩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赖骏楠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严益州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请扫码报名获取入会密码
    • 2021.12.13
      讲座主题:法律人的职业伦理和操守讲座时间:2021.12.1413:30讲座地点:复旦大学法学院三楼模拟法庭主持人:王志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主讲人:林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