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信息
  • 首页  公共信息
    • 2023.08.29
      导 言(杜宇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中有一则名为《法的门前》的寓言,讲述了一位异乡人想要进门去见法,并与守门人展开对话的故事。守门人对异乡人说:“如果你这样感兴趣,就努力进去,不必得到我的允许。不过,你要注意,我是有权力的,而且我只是守门人中最卑微的一个。里面的每一座大厅门前都有守门人站岗,一个比一个更有权力。就说那第三个守门人吧,他的模样连我都不敢去看。”新学期伊始,又有许多带着种种困惑的新同学,站在了法的门前。有的仍在第一道门前徘徊,有的则在第二道、第三道门前逡巡,各自抱着不同的期待,面临不同的使命。复旦大学法学院一直努力尝试将诸位从法的门前引至法的门内,好让诸位不断去探索法的本体。为此,我们在每年秋天都会邀请资深的“引路人”,以系列讲座的方式开设导入性课程,助力同学们“推开法学之门”。新生入门系列讲座以激发学术兴趣为宗旨,包含法律文化浸润、法律方法熏陶、实务热点分析、理论前沿研讨等多项内容。我们希望法学不仅仅是诸位在种种机缘下的一种偶然选择,更希望诸位葆有对法的兴趣,让法律文化、法学方法、法学思维等内容植入诸位的人生旅途中,在法学院获得学术的“清明”(马尔斯·
    • 2023.06.27
      本次讲座将深入探讨在美国,尤其是福特汉姆大学攻读LL.M.学位的全过程,包括:申请入学资格、选校、课程设置、常见问题等。讲座还将涉及如何充分利用攻读LL.M.学位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学术课程、课外活动中心和研究所、网络、诊所、实习等。主讲人:Martin Slavens福特汉姆大学国际项目与非法律学位项目办公室研究生招生主任伊利诺伊大学法学博士主持人:陈力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活动时间:2023年6月30日(周五) 北京时间上午10:00-11:30活动地点:线上zoom会议扫码入群,查看讲座信息
    • 2023.06.15
      主讲人于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长法学博士于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长、二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博士后。在二十多年的司法生涯里,参与办理过多个重大、疑难刑事案件和多份司法文件的起草。出版《刑事实务十堂课》《案例指导研究》《死刑裁量》《网络犯罪》《刑法热点裁判与规则适用》《刑事审判前沿问题思考》《金融犯罪前沿问题审判实务》等著作十余部,在《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获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全国性科研奖励十余次。主持人汪明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致辞人杜宇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与谈人袁国何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喻浩东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科时间:2023年6月17日19:00-21:30地点:复旦大学法学院楼101会议室
    • 2023.06.08
      各位学界同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总结中国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近3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民族研究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研究会拟于2023年9月16-1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批准,本届年会将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理论与实践”专题会议暨第十二届法律人类学高级论坛。论坛将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诚邀学界同仁不吝赐稿、发表高见。相关事宜敬告如下:一、会议主题与相关分论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下,本届专题会议的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论题: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中国法律人类学的时代使命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意涵3.数字时代铸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