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 2024.10.12
      10月11日,正值九九重阳节。学院在202会议室举行2024年退休教职工重阳节庆祝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加强学院与退休教职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副书记李传轩、副院长王琳及退休教职工们参加活动。上午,学院领导与退休教职工欢聚一堂,共话往昔,展望未来。在座谈会上,徐瑾书记向学院全体退休教职工表达了节日祝福,并对他们过去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向在座的退休教职工们介绍了学校及学院近年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退休教职工们也纷纷发言,表达对学院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也为学院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氛围热烈,他们时而欢笑,时而感慨,笑声与掌声不断,那份对学校及学院的深厚情谊,遍布会场的每个角落。座谈会结束后大家一同前往江湾食堂用餐,并为到场的75岁寿星王全弟、孙锐、孙南申,70岁寿星唐兰英和65岁寿星姚军送上生日祝福,祝愿寿星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再次相聚于学院,不仅是为了庆祝传统节日,更是为了向学院的开创者与守护者表达我们最深的敬意与感谢,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学院前行的道路。衷心祝愿全体退休教职
    • 2024.10.11
      10月9日,上海市法学会一行赴复旦大学法学院开展专题调研。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出席并开展座谈交流。上海市法学会与复旦大学法学院相关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主持。裘新对上海市法学会姜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高校之一,当前复旦大学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法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锚定在科技创新、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法治保障方面。长期以来,上海市法学会和复旦大学精诚合作,联系密切,法学院多名教师在法学会兼任职务。衷心期待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加强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交流,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作出贡献,为法治上海、法治中国建设谱写新的篇章。法学院院长杜宇作院情报告。他表示,复旦大学法学院秉承海派学术的开放性传统和国际化特色,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学院持续推进“法学+”交叉学科建设,积极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实践,深入探
    • 2024.09.11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集中展现我院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法学院举行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用多元的庆祝方式,多方位展现教师们的卓越成就,向全体教师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更是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交流座谈,师道传承9月10日当天,学院组织召开2024年度教师节座谈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继续秉承师道尊严,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座谈会邀请了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代表参加,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传轩担任会议主持。杜宇院长代表学院向老师们送上了节日的诚挚祝福,衷心感谢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学生工作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时深入分析学院目前发展现状,并希望未来全学院教师在国家规划教材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能有所突破,期待教师们能够继续努力,共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新高度。座谈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进一步激发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信心。参会教师们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复旦大学第十六次党代会精
    • 2024.08.02
      2024年7月23日至27日,中国国际法学会2024年暑期国际法青年教师讲习班在我院成功举办。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及边远地区的法律院校与研究机构的四十多位青年教师或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以《当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为主题的讲习班。复旦大学名誉教授、联合国国际法院薛捍勤女士等著名国际法专家学者为讲习班授课。此次讲习班采取授课与参加《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守正创新研讨会》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员们在五天时间内与更多国内知名国际法专家学者互动学习。23日下午,复旦大学张乃根教授和蔡从燕教授分别以“当代中国国际法理论守正创新之路”和“中国对外关系法的理论与实践”为题做讲座。复旦大学张乃根教授讲课复旦大学蔡从燕教授讲课24日上午,来自外交学院的江国青教授讲授了“马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公法学》与中国国际法基本理论”,清华大学的车丕照教授对“《对外关系法》施行后我国条约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深入分析。外交学院江国青教授讲课清华大学车丕照教授讲课24日下午,武汉大学的余敏友教授以“从联合国之眼看国际法教学”为题做了分享,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朱利江教授与年轻学者们深入交流了“国际裁判中的司法政策问题”。武汉大学
    • 2024.07.12
      2024年7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党支部举办主题为“历史记忆与当代责任:和平与冲突解决的历史追忆和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现实思考”支部活动。国际法学科的马忠法老师、王伟老师、梁咏老师、朱丹老师、蒋超翊老师、刘思竹老师、李珍妮老师和施佳雯老师等一行参加了本次活动。国际法支部老师前往淞沪会战的重要见证地—四行仓库进行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外西面的混凝土墙上,满目疮痍的枪炮痕迹活生生地镌刻着那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硝烟,让大家重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整个纪念馆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陈列,除了版面、实物等常规展览形式外,还沙盘模型、微缩景箱、油画雕塑、影视片段尽可能再现了当年战斗场景。它不仅生动展现了“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1营420余名官兵,在副团长谢晋元带领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抗击日军的英勇悲壮的时刻;而且也展现了期间涌现出无数的上海人民积极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敌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各位老师,一同探寻了从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到不朽丰碑的历史记忆,。中国军民向国民和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不可亡”的民族气节深深震动了大家。四行仓库参访
    • 2024.07.07
      复旦大学法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与云南永平水泄乡长期结对共建。近年来,学院通过实地调研,精准对接水泄乡中小学教育实际需求,持续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2023年,法学院为永平县水泄乡初级中学带来了爱心捐赠图书1000余册;本年度,学院继续奔赴水泄乡开展调研并开展新一轮爱心物资捐赠。7月3日上午,复旦大学法学院爱心捐赠仪式在水泄中学举行。复旦大学挂职永平县副县长赵崧捷,法学院副院长王琳,水泄乡党委书记穆义华,法学院教授赵立行、王伟等同志出席,水泄中学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水泄乡乡长常建福主持仪式。王琳副院长在讲话中介绍,复旦大学法学院对于水泄乡中小学教育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学生班团长期结对共建、“支教、挂职、普法、调研”四位一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师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聚集校友力量进行精准帮扶等措施,汇聚人力、物力,在水泄乡教育水平提升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会上,法学院向水泄乡中小学校捐赠资金282,500元、台式电脑52台、手提电脑25台,用于支持水泄乡中小学教育“启智未来计划”。赵崧捷副县长在讲话中对法学院师生的到来及对永平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对法学院与水泄乡
    • 2024.07.07
      7月2日至4日,法学院副院长王琳率队赴云南省永平县开展定点帮扶专题调研,将定点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助力永平法治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2日下午,调研组抵达永平,先后前往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和县委政法委实地调研,慰问挂职实习学生。调研组与永平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座谈会,王琳副院长,赵立行、王伟教授参会,双方就法治文化广场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政法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进行交流。7月3日晚,赵立行教授受邀为永平县第92期“干部讲堂”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与现实”专题讲座,从历史与现实维度,详细解读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目标和特点,剖析当下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新任务和新路径,提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对策。7月4日上午,法学院副教授史大晓受邀赴永平县高平外国语学校作“强化法治思维,预防校园欺凌与未成年人犯罪”专题讲座,从法的作用、校园欺凌、预防犯罪等方面为200余名师生开展法治意识培训。法学院党委自与永平县委政法委结对共建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当地情况积极探索破题之策,以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学好讲好“大思政课”。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充分
    • 2024.06.13
      2024年6月12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由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杜宇主持。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勇见证签约。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盛勇强代表签约。双方将推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融合发展,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深化落实关于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实务研讨、互聘互派、智库共享、研修培训、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全方位对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求,共同为法治文明进步、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水平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金力校长强调,深化检校合作,既能丰富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内涵,也有助于为检察机关寻求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长期以来,复旦大学积极推动法学学科与上海市法检系统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凸显跨国、交叉、实践的复旦法科特色。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作为检察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先行者,持续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希望双方共谋法学理论研究新方向,加快学术交流互动新发展;共建社会教育培训新平台,深化人员双向流动新机制;共创实务教学合作新模式,落
    • 2024.06.06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好满足高校一线教师对法学类马工程重点教材教学及课程建设的需要,2024年5月31日下午,由国家教材委马工程专委会法学学科专家组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承办,法学类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交流座谈会在法学院202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交流座谈会是法学类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调研(华东地区)工作的一部分,由国家教材委马工程专委会法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和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乃根作为华东地区教材调研牵头人负责。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杜宇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国家教材委马工程专委会法学学科专家组秘书处左宇晗同志从北京来沪指导。张乃根教授主持领导致辞,初北平校长主持座谈会。出席此次座谈会的有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和法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上海地区10余所高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18位教学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