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首页  学院新闻
    • 2023.06.07
      5月29日下午,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暨“构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精神,重点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掌握展开深度研讨,助力加快构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学院院长王志强主持会议,学院研究平台负责人许多奇老师和蔡从燕老师作主题发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院各研究平台负责人、刑法、诉讼法党支部委员和国际法党支部委员共同参与讨论。许多奇老师结合两办文件精神谈了她对构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思考,并围绕学院科研评价和考核机制的指标展开分享,她表示评价考核指标应具有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对于不同的人才需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同时希望学院加强自主办刊的能力,建立学院自己的学术平台和阵地,更有力地支持学院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蔡从燕老师从学院的科研评价机制切入,讲述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对助力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看法。他表示精细化与个性化地进行科研评价能更好地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科研评价奖励应与职称评审标准有所不同,
    • 2023.05.27
      2023年5月,法学院全体毕业生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主题教育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组建读书小组、开展阅读交流等形式,毕业生党员在支部的组织下,紧凑高效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树牢“强国有我”理想信念。法律硕士“北辰”党支部5月23日,法律硕士“北辰”党支部召开“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书交流会。支部成员通过分组阅读、集体研读、心得分享的形式,共读理论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交流会上,涂漫漫、孙红、许天琪、齐家铖、张杰、廖俊涵、陶玲吉、李誉等8个读书小组代表,围绕小组成员所阅读的章节,分别开展主题领学,结合实践总结感想,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意蕴”“人才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分享心得,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支部党员涂漫漫在交流中谈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做到自身‘政治过硬’,要在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的基础上,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理想
    • 2023.05.27
      2023年5月26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在复旦大学法学院举行《法学教学科研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此次活动是复旦大学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推动法学学科与实务部门合作的重要举措。双方将通过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共建法学研究平台,加强法治人才合作培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顾云寅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人禾,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思群等见证签约。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青蓝计划”首批培养对象、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于爽发言。于爽副主任分享了对“检校合作”具体实现路径的思考,并表达了对母校培育的感激之情。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宇表示,法学院将结合“两办”文件对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检察实务人才的合作培养、增强检校人员的双向交流、协同开展“新时代检察治理研究”等开展进一步合作。陈思群检察长表示,本次活动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
    • 2023.05.26
      5月25日下午2点,法学院党委在三楼模拟法庭开展了“明法望道”系列讲座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党员代表参加,王志强院长主持报告会。崔亚东同志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为主题作专题讲解。他表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习近平法治思维为根本遵循,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法治文化的新理念,要围绕国家战略实施,为法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持。在报告会上,崔亚东同志强调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地位,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学工作者的核心必修课,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法律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崔亚东同志表示,上海市法学会将继续加强与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合作,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
    • 2023.05.23
      2023年5月22日,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法学院MarkPoustie院长和上海办公室负责人罗乐女士到访复旦大学法学院。我院院长王志强教授、副院长陈力教授以及沈灏副教授与来宾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主宾双方在法律硕士双学位项目、教师学生互访交流以及加强相关学科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双方同意签署合作备忘录,落实学生交换、访问学者、学位项目以及联合学术会议等合作事项,并期待未来开展更加多元合作的可能性。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法学院MarkPoustie院长、爱尔兰国立柯克大学上海办公室负责人罗乐、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力教授、沈灏副教授在法学院合影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法学院MarkPoustie院长与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合影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建校于1845年,是爱尔兰最古老大学之一,也是QS全球排名前1.1%的高校,9个学科跻身全球前200名,其中法学排在第59。科克大学在过去的12年中5次获得爱尔兰年度大学称号,位列全国第一,在国际学生支持、职业规划和实习服务等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 2023.05.21
      5月15日下午,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一流法学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认真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准确理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总书记在高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我校的指示回信精神,推进一流法学人才的培养,围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学院党委书记徐瑾、院长王志强主持会议,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孙晓屏老师和杨晓畅老师作主题发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民商法、经济法党支部委员、环境法党支部委员共同参与讨论。孙晓屏老师围绕“专业交叉融合法治人才的培养”、“法本法硕学生培养”和“毕业论文与学生培养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分享。她表示在招生环节如果能多元方式结合,将会有利于后续的专业交叉融合法治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给予法本法硕的学生一些自由的选课空间,将更有利于这类学生的学习安排和专业精深度的培养;在毕业论文这一学生培养重要环节中,既要对论文质量严格要求,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对于二者间的平衡仍需深入思考。杨晓畅老师结合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过程中面
    • 2023.05.19
      2023年5月17日下午2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刑法学院院长DildoraKamalova、国际部专家MuhammadAliRamazonov、国际项目负责人ElenaGuseletova等一行来访复旦大学法学院。我院院长王志强教授接待洽谈,院长助理杜仪方教授、外事秘书张旖宁陪同。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复旦大学即将与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通过学生交换、访问学者、教育与科研项目合作、电子图书馆资源互换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双方对未来开展更加多元合作的可能性表示期待。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3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发表联合声明,中乌双方达成广泛共识,中乌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法律科学和教育中心,在国际仲裁和争议解决、协调与争议替代解决办法、国际商法领域卓有建树。与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合作,是我院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能够增强我院与中亚国家大学的积极互动,提升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院涉外法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 2023.05.18
      5月8日至12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和贸仲上海分会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法兰克福模拟仲裁庭大赛中国(内地)赛区预选赛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法学院的参赛队员们汇聚一堂,共襄盛举。经过为期5天共45场激烈精彩的模拟仲裁庭审,最终,复旦大学代表队以循环赛第一名的成绩,斩获冠军。(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先生为冠亚军颁奖)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FrankfurtInvestmentArbitrationMootCourt)是目前国际投资法和国际投资仲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仲裁模拟竞赛,自2008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举行14届。此次,复旦大学法学院作为赛事承办方之一,与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和贸仲上海分会密切合作,通过精心的策划和高质量的赛事服务,为中国(内地)参赛选手们在预选赛阶段就提供与良好的展示舞台和交流学习机会。循环赛前六名队伍,即复旦大学代表队(冠军)、清华大代表队(亚军)、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季军)、四川大学代表队(季军)、山东大学代表队和中山大学代表队,获得参加将于2023年6月27日至6月
    • 2023.05.13
      4月25日下午,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暨“法治理论新境界与法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部署要求,深入思考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围绕主题把理论武装与学院学科建设谋划相结合展开深度研讨。学院党委书记徐瑾、院长王志强主持会议,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学院各学科组召集人、宪法与行政法党支部委员共同参与讨论。会上,法理学学科组召集人孙笑侠结合中央两办文件精神和学院整体规划思路内容展开交流,他表示对于学科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需转变传统观念,在学院规划中有三个新特性,即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交叉性是引领并能推动学科的创新,这个特征会随着新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更新越来越快,不能狭隘理解学科交叉性,应更加全面理解和重视。国际法学科组召集人龚柏华表示在学科发展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摸清需求、统一标准和扩大引进资源,涉外法治建设是学院发展规划的重点,要把教学、培养、咨询和研究统筹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涉外法治人才。随后宪法行政法、纪检监察学科组召集人刘志刚,刑法学科组召集人汪明亮,民商法学科组召集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