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努力做师德师风高尚的人民教师——胡华忠书记在法学院主题党日活动和全院师德师风学习交流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06日

努力做师德师风高尚的人民教师

----在法学院主题党日活动和全院师德师风学习交流会上的讲话

胡华忠

(2017年6月30日)

各位老师、各位党员同志: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我们各教职工党支部在这里联合举行以“学习前辈精神、弘扬前辈风范,传承历史文脉,做师德师风高尚的老师”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同时,也要求全体教职工参加这个活动,实际也是一个全院师德师风交流学习会。

复旦法学自恢复招生、建系、建院以来,在一批批一代代师德师风高尚的老师们辛勤努力下,有了今天具有较齐全学科体系、较完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法学院,培养了一代代一批批优秀法治人才。在法学院发展史上,有叶孝信、李昌道、董世忠等为代表的前辈之高尚精神品德风范影响着一代代的复旦法学院师生,逐步形成复旦法学院优良的文脉传统,我们每代复旦法律人都要学习好、弘扬好、传承好、发展好。

很高兴,今天董世忠老师来到现场,谈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用朴素的话语讲述了自己为人为师为学的体悟。叶孝信老师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其学生郭建老师讲述其人生经历和为人为学为师的精神风范以及对弟子的影响。李昌道老师因在国外未能到现场,其学生季立刚老师也讲述了其人生阅历、为人为师为学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弟子的影响。本科硕士就读于复旦法学的杰出校友、著名律师季诺深情地回忆起在复旦就学期间老师们对学生关心教育的点点滴滴,特别讲述了当年叶孝信、李昌道、董世忠教授课堂内与课堂外、言与行对他们那一批学生的影响,铸就他们那一大批学生现在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也祝愿复旦法学院在复旦这所综合性大学里推进学科融合、学生交流,越办越好,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下面,我代表学院党委提三点希望:

一、学院广大教师要学习前辈高尚的师德师风

一个厚重的大学、一个有底蕴的学院是要有历史文脉传承的,是要有良好师德师风铸就的学院文化和学院品质的。复旦百余年的法学教育历史中,法学家群星璀璨,王宠惠、张志让、梅汝璈、杨兆龙等著名法学家都曾在复旦执教,形成了复旦法学特有的精神特征和鲜明的特色。虽然几经起落、几经风雨,但薪火相传、文脉得以延续。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叶孝信、李昌道、董世忠教授为代表的前辈身上浓缩着复旦法学教师的优秀品质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复旦法律人。

敬、诚、勤”为自己学术研究原则,曾提笔书法,向弟子后学提出殷望:“诚信立身,和谐处世。专精执业,造福社会。严谨治学,博览熟思。未经深究,不妄论断。尽心做事,力求实效。实至名归,水到渠成。老实做人,俯仰无愧。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莘莘学子,喷薄朝阳。前景无限,前路多艰。任重道远,与时俱进。寄君殷望,为君鼓舞”。其指导的首届研究生程天权教授用“师道典范,人间祥瑞”八字表达了叶老师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勤勉敬业和奖掖后学品格风范。李昌道老师人生阅历丰富,既是优秀的学者教师,又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有着治学广泛、育人诚心,关注现实、报效国家,和蔼可亲、低调行事的精神风范。董世忠老师视野开阔、专心学术、热心育人,较早对学生提出的“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要求已成了复旦法律人的鲜明特色。我们广大教师要学习他们立足中国、放眼国际、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崇高志向;学习他们坚持学术立身、育人为道、敬业守责的师德风范;学习他们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诚信做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终身学习、意志坚强、低调为人的精神品格。

二、学院广大教师要努力做“四有”好老师

学院的品格品质境界是一个真正好学院最根本、也是最内在的东西,而学院文化和学院品格主要又是由老师的师德师风所决定的。前年在学院“为人为师为学”活动动员大会上,我说过,教师不是纯粹一门职业,更重要的是志业。康乃尔大学前校长曾说,对于优秀的教授来说,这一职业还存在道德意义,因为教师不仅提高领悟能力,还规范行为;不仅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影响和塑造意愿;不仅对思想而且对心灵进行教化;教师包含的是一种使命,而并不只是工作。正是如此,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做教师要有学术育人情怀,象复旦这类学校的教师更应要有这样的情怀。

我们要建设更加美好的法学院,学院要通过深化改革,在学院内部治理体系上,在学院各项制度规则上、在学院各项决策政策上、在学院各项具体事件的处理上,在学院舆论氛围营造上,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按“学术立院、育人为本、放眼国际、服务国家”的指导思想,引导广大教师做一个师德师风高尚的好老师。广大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修炼、不断全面提升自己,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努力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三、学院广大党员教师要做师德师风的表率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政治组织,而且是一个先进组织。党员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其言行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广大党员要做到“四讲四有”,即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努力实现“政治合格、品德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要求。焦扬书记在以“牢记党员是第一身份”为主题的党课报告中,引述苏步青、谢希德、谷超豪、李大潜、闻玉梅等一大批党员教师的感悟感言,阐述复旦历史上很多党员教师在强化“第一身份是党员”中,提升自身的高尚师德师风,在学术育人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当前复旦法学院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这需要全体复旦法律人以学院的事业为重,齐心协力,理出头绪,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尤其是我们广大党员要加强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自身各项业务知识,要向先进榜样学习、向前辈学习,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向自身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加强修炼、努力实践,做师德师风的表率,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