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守护心灵,品味幸福——法学院春季心理健康文化月举办当代大学生心灵成长沙龙

发布日期: 2015年06月02日

2015年5月13日晚18:30,复旦大学法学院品味幸福——当代大学生心灵成长沙龙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智华楼105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法学院春季心理健康文化月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品味生活幸福。

本次沙龙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东华大学幸福工作室负责人江娥老师主讲。江老师在讲座中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上为我们阐述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品味幸福——当代大学生心灵成长沙龙”以哈佛大学著名的《幸福心理学》课程为基础,结合讲师个人多年的心理学学习心得和授课经验所凝练而成,旨在带领学员在课程中整理自己的生活,探索适合自己的更有质量的生活风格。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现场气氛很是热烈。

沙龙中国,江娥老师首先为大家播放了一个有趣的视频,视频传达出了对于人生的短暂的感慨,然后通过一个案例“‘别人家孩子’的困惑”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内心的矛盾以及对“幸福”的定义的茫然,由此引入了讲座的正题和三个篇章:幸福是什么?如何更幸福?幸福在哪里?

关于幸福是什么的问题,江娥老师首先提出幸福不等于财富,并引出美国霍华德金森的研究,指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用心灵支撑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然后,江娥老师又否定了另一个假象,即幸福等于快乐。江娥老师提出,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而是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关于这个话题,江娥老师引用了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的定义,认为幸福等于快乐加意义:快乐着眼于当前的利益,意义着眼于未来的利益。

然后,话题自然地引到了下一篇章,即如何更幸福。江老师首先通过坐标图的形式总结了四种人生模式:虚无主义型,即已经放弃追求幸福,不再相信生活有意义;奔波忙碌型,即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牺牲眼前的幸福;享乐主义型,即注重眼前的快乐,不考虑后果;幸福型,即既着眼未来,又享受追逐的过程。通过对这四种人生模式的分析,江老师提出了获得幸福的四个秘诀:相信改变、快乐学习、开心工作与乐于奉献。

沙龙最后,江老师和大家讨论了幸福在哪里。江老师先是引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在结尾为全体学生赠送了三句话:幸福在需要被满足的感觉里;幸福在允许自己的自由里;幸福在生命旅程的细细品味中。

 

讲座结束之后,两位现场同学针对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向江老师提了两个问题,江老师都对此耐心地一一解答。最后,江娥老师针对性地为现场同学提出了关于幸福练习建议,并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两个小时的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意义、感受人生幸福的平台,在场同学都接受到了内心的洗涤,本次沙龙也顺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