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讲座回顾】“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线上系列法学讲座第六讲: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视野中的上海:迈向“国际法律之都”?
2022年4月25日晚,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线上系列法学讲座第六讲——“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视野中的上海:迈向‘国际法律之都’?”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蔡从燕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忠法主持。三百余名复旦大学校内外的师生和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第一部分,蔡老师首先谈到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研究背景:一是国际法上的“去国家中心主义”研究;二是国际关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城市变迁研究。蔡老师接着又谈到研究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理解中国能否深化参与、乃至引领国际法律秩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整体主义到个体主义、从制度到行为体的视角。第二,可以揭示某些地方性实践的宏大价值。第三,可以揭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中的场所选择机理。
第二部分谈到对城市的理解。蔡老师认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对城市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在做研究时,视野不能狭隘。蔡老师重点探讨了城市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城市的地位上看,无论把城市看作国际法主体还是国际法客体,都有其不足之处。蔡老师认为可以摆脱传统的主体客体两分法,把城市看作国际法律秩序中的行为体,一个参与者。对于城市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作用,传统上是将城市作为国际法上的义务承担者或实施者。近年来,西方国际法研究中强调城市的“反叛者”作用,即城市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着对抗。此外,城市还是个“倡议者”,虽然其无法独立参加对外关系,但可以发出一些倡议。在中国语境下,城市还有“先行者”的功能,即中央政府授权其在特定领域开展探索。
随后,蔡老师重点探讨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西方中心主义及其超越。首先,蔡老师介绍了中西语境中城市与国家关系的不同之处。其次,分析了城市与国家法律秩序研究中西方中心主义的原因。接下来,蔡老师还探讨了城市能给国家带来的政治、经济、国际形象上的影响,并指出西方学者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最后,蔡老师谈到中国城市的未来,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和央地宪制特征两个角度解释了中国有潜力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原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实践,得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实际上是以城市作为核心,再逐步推广的结论。最后展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的未来,认为中国的城市有潜力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接下来的部分,蔡老师将目光聚焦于上海。先是讲述了上海从鸦片战争后开口通商以来的对外开放历史,接着谈到对上海建设“国际法律之都”的展望。蔡老师认为推动上海迈向“国际法律之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而言,它可以促进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与涉外法治,提高国际法律话语权;对上海自身而言,也将会带来巨大的产业,并推动上海社会整体法治水平的发展。蔡老师还分析了上海迈向“国际法律之都”的有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开放性的城市形象、日益发达的法律基础设施、非政治中心的城市定位等。最后,蔡老师针对上海建设“国际法律之都”的若干建议。
最后,蔡老师进行以下四点总结:一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在国际法律秩序中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二是上海在近代中国参与国际法律秩序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后将继续发挥更积极的影响力;三是上海具有成为“国际法律之都”的潜力,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作为;四是中国在进行涉外法治实践时应当注重场所的选择,恰当的场所选择对成功的制度实践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马忠法老师对蔡老师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并对蔡老师的讲座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随后进入了问答环节,蔡老师逐一解答了会议室内听众的疑问,涉及国际法事权现状与困境、上海特区立法权、“城市”与“乡村”的互相影响等。
讲座结束后,会议室成员对主讲人蔡老师和主持人马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