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讲座回顾】“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线上系列法学讲座第三讲:法外知识对法科生的意义在哪里?
2022年4月14日晚,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线上系列法学讲座第三讲——“法外知识对法科生的意义在哪里?”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孙笑侠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杜仪方主持。三百余名复旦大学校内外的师生和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第一部分围绕“为什么法科人才内卷加剧?”这一问题展开。孙老师认为,在知识生产、摄取、应用的全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部曲”:第一,从知识被鄙视到被需求;第二,从知识的更新到知识的充分利用;第三,从知识的陈旧到知识的内卷。古代中国诗书传家,读书不读律。对法学知识的“鄙视”,从儒家士大夫沈家本对到刑部为官感到十分郁闷,便可窥斑见豹。清末司法改革,对新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激增,此乃第一部曲。伴随司法改革,经术之士退居幕后,法科人才登上历史舞台,法科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中,此乃第二部曲。随着第一代赴日接受速成法科教育的人才将其知识使用殆尽,赴欧美、日本留学的法科 “正规军”回国后加入法科人才的队伍,由此产生知识的内卷,此乃第三部曲。在百年前的时代,在“内卷”中能否取胜与知识的厚薄程度有关。复旦大学原副校长王宠惠、武汉大学创始人周鲠生、外交家顾维钧等人在具有扎实的法律功底的同时,其知识复合性程度也很高。因而,法律界“牛”与“不牛”的分水岭在于法外,而不在于法内。
回顾历史后,孙老师将目光着眼于中国恢复高考后以来法科知识的“三部曲”:第一阶段,1980年到2000年,从不重视法科、法律、法治到逐步重视。第二阶段,2000年到2020年,其中司法员额制改革带来对法科知识要求的提高和对人才数量需求的降低。知识爆炸性增长,同时也到了瓶颈期。第三阶段,2020年到未来20年,社会新问题不断出现、成倍增长。孙老师认为,未来外部环境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知识复合的增长,也就是法科知识和法外知识不断复合。第二,行业法务需求的增长。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靠法治,各行各业都需要懂法的人进入。第三,司法法务人才数量萎缩,人才质量要求提高,诉讼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主流。此外,孙老师还提及了法科知识的“尴尬之处”:其一,法科知识是海量的,但很多是“死”的知识。其二,法科知识容易过时。其三,法科知识往往是规范、概念和术语,很容易速成。法科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特别容易内卷。法科知识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思维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法科知识是框架,框架里要装法外知识才能将其转变为可用的知识。而内卷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学生们都在努力学习,但知识的老化、单一化导致人才同质化。
讲座第二部分围绕“法外知识有何意义?变量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提及法外知识的意义,孙老师强调:第一,法外知识帮助判断。法律判断中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预测判断,都离不开法外知识。第二,法外知识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孙老师开展的实证研究表明,75%到80%的案件中,事实与规范具有不对称性,因而必须借助法外知识。第三,法外知识帮助拓展和更新知识。第四,法外知识助力个性化塑造。第五,法外知识帮助知识结构完整化。至于法外知识的变量,孙老师认为,包括兴趣和学习阶段。
讲座第三部分围绕“如何把法外知识变成我们的能力和优势?”这一问题展开。本部分,孙老师结合五个学生的课题,阐明法外知识如何转化为进行法学研究过程中的优势。例如,在科技与法律的交叉地带发现新问题,是研究的一大创新点;在法学实证研究过程中,统计学方法可以起到工具作用。
讲座的最后,孙老师以四句话作为总结:第一,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不需要同质化的法科人才。第二,法外知识是可选择、可利用的。第三,掌握法外知识的途径可以优化。第四,法外知识可以变成我们的能力和优势。同时,孙老师还引用苏东坡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与听众共勉。
孙老师的讲解结束后,主持人杜仪方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并鼓励同学们潜心向学,提升法外知识水平和认知度,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后,会议室成员对主讲人孙老师和主持人杜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