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开学典礼 | 马忠法:对做学术的一点感悟
对做学术的一点感悟
马忠法 教授
2018年9月11日下午,在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后,法学院马忠法教授为新同学们上了第一节学术教育课。
马教授的演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学术及其与大学的关系;
二、学术研究的目的;
三、如何做学术。
马教授指出,许多同学考上复旦的研究生后便急着实习,忽略了先把学术功底打扎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使你将来不想做学术而想从事法律实务,同样也要面对很多不同的法律文献,因此学术研究是法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
那么,学术到底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学术”概念十分广泛,包括治国之术、教化、学问学识、观点主张等。而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学术”,一般是指源自西方哲学的概念,即acadamy。
近代以来大学产生以后,学术就成为大学的灵魂。
学术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追求真理。当然,在追求真理之外在我们人文学科,学术还讲究善,讲究伦理道德,讲究美,讲究情感体验。
美国学者认为人分三等:第一等是智库成员,即produce ideas;第二等是行政人员,他们负责执行创造者的想法;第三类才是一般的人。
当今世界最活跃、最有创意的人还是在美国;因为美国人能将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吸纳过去。这些智慧无疑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大脑,而这种大脑源于他们的思想,这种思想又无疑是源于学术的结晶。正如学者所说:最有穿透力的不是你的财富,而是你的思想,可以穿透历史的时空,一直走到人类的未来。
如果说追求真善美是学术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术的阶段性目标便是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在中国古代,这种目标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术支撑,需要理论与时间的结合;而商业所资助的研究的目的常常侧重于利润,这与追求知识有所冲突。
对于“如何做学术”这一问题,马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理解:做学术,先做人;诚实是学术的第一步,面对学术的态度必须严谨、认真,杜绝各种抄袭、剽窃的现象。课程论文是一个小小的学术练笔,哪怕可能学术起点低,但只要是自己完成的,有自己的见解,远比一篇看上去高大上的靠抄袭等拼接而成的论文更有价值。
学术在于积累和思考,积累的第一步在于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即阅读和理解已有的文献。读书学习,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还要勤于阅读文献,为发现问题做准备。
此外,做学术还要善于从学习和现实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学术的关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留心时事与当下发生的典型案例,例如昆山反杀案、中美贸易战等,并挖掘出隐藏其中的法律问题。
马教授强调,必须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要从一开始就养成对学术规范的遵守;要学会阅读笔记、记录现实问题,并及时归纳总结和提炼;讲座和会议也是启发学术思考的重要路径;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弥补我们思考的不足;不应盲从权威;此外,心态也应放平,做学问也需要有机遇。最后,他祝愿新生们能够在复旦度过愉快而又硕果累累的学习生涯。
四十分钟的讲座结束,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在马老师的教导下,大家对学术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相信经历过这堂学术教育课,法学院的新生们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