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

过去?现在?未来:我眼中的宪法之路——记宪法日主题活动之法檐讲坛

发布日期: 2015年06月11日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在这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法学院团学联法檐讲坛邀请到了法学院的赵立行、涂云新老师两位老师以及宋新博士,和同学们分享他们所眼中的宪法之路。

首先与各位同学分享观点的是赵立行老师,他从历史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述了宪法发展的过去。赵老师谈到,宪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雅典的直接民主是近代宪法“主权在民”,“平等公正”等原则的精神源泉。同时,中世纪时期“王在法下”传统和封君封臣制度,也体现了法律高于政府的观念以及当时社会对政治契约论的认识。而基督教当中人神的立约关系,以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也影响了近代的启蒙思想。在分析了宪法发展的历史之后,赵立行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近代一些国家实行宪法法治的不同情况,同时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即人权是宪政的基础,一切权力在于人民。而这恰好是党和国家施行宪法法治最核心的、最灵魂的基础。

 

接着讲述的是宋新博士,他从宪法的尊严谈起,剖析宪法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宋新博士以清末预备立宪的例子为引,指出宪法的尊严体现在对宪法的遵守,即国家机关和个人在行动中将宪法作为活动准则。结合我国宪法发展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遗憾是缺少一定具体可行的监督机制。在宋新博士看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同时宪法对个部门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应当探索宪法司法化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也再次强调依宪治国,重视宪法的实施。由此,宋新博士提出在完善司法诉讼制度方面的建议,即当公民个人宪法权利遭到侵害且穷尽其他救济手段时,公民应当有明确途径向有关机关提出诉讼,有关机关也可以根据宪法做出判决。

 

最后,同学们聆听了宪法行政法领域的涂云新老师对宪法发展的愿景。涂老师用三个生动有趣又不失深意的故事作为开头,就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和宪法教育的意义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观点。涂老师讲到,在这个规则的时代、法治的年代,更应当注重以宪法为顶点的法治金字塔的建设。由此,涂老师提出四个观点:第一,宪法应当背负一定理想,永远保持铮铮铁骨的精神,代表真理和正义;第二,宪法应当反求诸己的,每个人都应当能够按照规则来克制自己不去做什么,这才是法治的精义、真正的自由;第三,宪法是有生命地实施的过程;第四,宪法不是为国家增加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为了每个人的公平正义而奋斗。

 

三位老师讲述之后,讲座进行到提问环节,在场同学们十分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反求诸己和儒家推己及人的差别、对言论自由的思考、中日宪法的比较、对限制公权力的看法等问题,老师们也结合理论、实践等层面一一作答,现场气氛轻松而活跃。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三位嘉宾对宪法及宪法日的解读深化了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家感受到了宪法可以且应当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宪法意识及法治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老师们和同学们也认识到,国家宪法日是一个新的开始,深入贯彻落实以依宪治国为核心的依法治国精神,尊重宪法法治,弘扬宪法精神,法治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加光辉灿烂。

 

 

 

                                                来源: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