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感想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交流报告

发布日期: 2015年06月26日

荷兰半年记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交流报告

2013JM2班  李征宇

2014年8月26日,我登上了上海飞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开始了我为期一个学期的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交换生生活。经过了10个多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早上五点多,我到达了欧洲最主要的空港之一的阿姆斯特丹Schiphol国际机场。我所要前往的Erasmus大学位于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距离阿姆斯特丹大约还有近100千米的距离。因为我事先通过邮件登记了学校面向新生的pick-up service,对于有两件28寸大行李的我来说,省了不少事。经过了一些简单的登记手续之后(学校在机场到达处设立了柜台,由学生志愿者在机场迎接新生),我坐上了从机场往返校园的第一班shuttle bus,我的Erasmus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

Part 1 荷兰印象

一说到荷兰,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木鞋、风车和郁金香以及荷兰对待大麻等问题宽容和自由化的法律政策。确实,作为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荷兰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一种自由和包容的气息。无论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还是遍布整个荷兰街巷的coffee shop(并不是字面上的咖啡店,而是专供人们吸大麻的店,大麻被荷兰政府归类为soft drugs即软毒品,只有在coffee shop中购买和吸食大麻才是合法的,另外,每人个最多可以携带5克的大麻),都无声的显示着荷兰自由程度之高。但是,在这种自由表象的面纱下,蕴藏的其实是荷兰完善的法律和整个社会文明的高度发达。相对比之下,虽然对于大麻管理相当宽容,但是荷兰法律对于酒精饮料的控制却很严格。按荷兰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才能购买含酒精的饮料,我就因此在超市收银台被查过ID卡以确认年龄。有毒品,有红灯区,但是整个国家的治安却非常好,在我看来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好像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有规有矩的,实在令人佩服。

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是英语的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在第一周面向国际学生的introduction meeting上,我得知在欧洲,荷兰的英语普及率达到了90%,仅次于官方语言为英语的英国。在之后的生活中,我也确实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要说是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就是超市上了年纪的兼职收银员都能很流利的使用英语,不得不感叹荷兰教育的发达和这种积极和世界接轨的态度。

Erasmus大学位于鹿特丹。鹿特丹对于我们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对鹿特丹这么一个城市的最初印象可能来自于著名的《鹿特丹规则》,确实,鹿特丹港作为荷兰的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在国际海上贸易运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刚来鹿特丹的时候,还处于最初的兴奋期,沉浸于初来乍到的新鲜感之中,但后来才渐渐发现,相对于其他的欧洲城市,鹿特丹给其实是非常现代化的。其中原因是鹿特丹作为一个重要港口,在二战时候遭受了严重的空袭,除了市中心的教堂、市政厅还保留着原先的样子外,其他的大多都是二战后重建的。同时,鹿特丹也是一个移民城市,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工作、学习、定居,这也使得鹿特丹这座城市更具有一种包容开放的城市气息,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已深深被这个非典型欧洲城市的魅力所吸吸引。

Part 2 学在Erasmus

我所学习的Erasmus大学坐落在鹿特丹中心区,除了校门走路不到10分钟就有一个地铁站,周围电车站也比较多,交通可谓十分便利。校园不大(一般的中国学生都会觉得这样的校园规模不算大,但在欧洲学生看来,这个学校已经不小了,这也是我后来才了到的),但是设施非常完备,自然景色也非常好,在学校的小湖里,甚至有野生的天鹅栖息,当然在校园中邂逅其他野生动物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荷兰的大学分为U类和T类两类。U类大学即研究型大学,以教学和科研为主;T类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Erasmus大学是一所荷兰著名的U类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遥遥领先。法学院的教学模式是一年共两个semester,每个semester有两个block,一年一共4个block每个block单独选课,考试。当然不同的学院有所不同,比如据我所知,经济学院一年就有5个block。大学采用ECTS学分制(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e System),也就是说,学分是可以在全欧洲通用的。每1.5个ECTS学分相当于40个小时学习时间。一般来说,每一门研究生课程占5个学分。荷兰的打分系统是10分制,5.5分及格,每门课大约有20%多的不及格率,如果得分低于5.5分,就必须重修。

就这点来说,荷兰的大学教育还是比较严格的。在严格的课程设置压力下,学生们学习都非常努力。在来荷兰之前,我以为外国学生的课业会相对轻松一些,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考试季就不用说了,就是平时,如果去得比较晚,在图书馆找位置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周一到周四,学校的图书馆早上8点钟开放,晚上24点关门。周五和周末会稍早些关门。在图书馆,常常能看见埋头苦读的学生,甚至有些时候不去吃饭,一杯咖啡加上自己从家里带的一个小小的三明治就算解决了一餐。考试周其间,我就亲眼目睹一个外国男生一整天泡在图书馆,仅靠着一大袋土司和一罐花生酱度过了一天,深感不管在哪里,学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Erasmus的一个学期,我一共学习了4门课:English Legal Terminology, Advanced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以及Legal Theory and Legal Methods。相比于中国课堂,荷兰的大学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Advance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这门课,每周我们会有教授授课的Lecture和由教授主导但是学生互动程度非常高的Seminar两部分组成。在Seminar的课堂上,老师先会定好一个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让同学们报名做presentation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和想法,在做presentation的过程中,老师会时不时的打断同学,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非常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有意思。虽然这门课课前阅读量会比较大,而且意大利裔老师的口音实在让我头疼,但总的来说还是收获很大的。荷兰的老师相对于中国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常常听在Erasmus经济学院学习的本科室友抱怨说老师课堂上教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都要比考试简单很多。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我的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这门课,老师每节课前都布置了差不多平均80页的阅读,这些内容课堂上没有时间完全涉及,但都是包括在考试范围之内的。我想这大概是想督促学生自己课后的自主学习吧,总的来说,我感觉荷兰的课堂多以启发性教学为主,有些知识点,老师在课上只是点到为止,更加深入的学习还是需要自己课后来完成。毕竟每个block学习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学校的电子化做的非常好,不论是交作业还是发布课程通知和共享资料,几乎全部在一个叫做sin-online的系统里完成,这不仅便利、即时、效率颇高,而且很环保。

Erasmus大学另外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学生组织的蓬勃发展。刚开学时在食堂吃着饭,被人询问是否想加入社团或者被发到活动传单或者问卷是经常的事。不仅是学校级别的社团,各个学院都有自己有特色的社团,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像法学院的学生社团就组织过去海牙的国际法学所在地的和平宫参观study trip,还有开学时机场的pick-up service实际上也是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的,还有学校官方的Opening Ceremony也就是开学典礼,当时荷兰国王也出席了,学生会也有参与组织。平时,比如国际学生协会也会组织一些social drink,movie day还有Halloween night、 Christmas dinner等活动,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外国留学生能更加团结和融入。总之,在Erasmus, 学生组织在学校的地位相比于其他的学校机构,并不是低一级的,它们确实在学校的管理和组织方面有一定的发声权。

Part 3 鹿特丹生活

学校的住宿十分紧张,我并没有申请到学校的宿舍,而是通过facebook租了学校附近一间公寓的其中一个房间。不仅是学校的宿舍,整个鹿特丹的住房都比较紧张。我就有看到几个留学生出国前没能找好房子,刚到鹿特丹的时候只能住学生旅店的情况。在国内远程找住宿确实十分艰难,不仅是距离的限制,有时候时差也会使与房东的交流变得不那么即时。直到出国前半个月我才把住处搞定,而且是在没有找人看房仅仅是看了房间照片以及和房东在网上了解了一些房子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就签了租房合同,汇了房租和保证金。欧洲的城市城市规模都很小,虽然我租的公寓离学校仅2站地铁站,但已经不属于鹿特丹了,在一个叫Capelle的小镇上。虽然房间挺小且不在鹿特丹,但公寓里设施齐全,有微波炉烤箱洗衣机甚至洗碗机,离地铁站也近,很方便。房东是个荷兰人,和我们几个房客一起住。虽然在外租房不如住在学校上课方便,也减少了和同学的交往的机会,但半年的时间让我能近距离了解荷兰人的生活,我觉得也挺不错的。我们和房东一起吃火锅、叫中餐外卖、一起去小孩堤防(Kinderdijk)看风车,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回国时房东还说一定会来中国看看。

欧洲的商家相比于中国来说,实在是不够“勤奋”。工作日的时候,街上的店铺大概晚上6点7点就全部关门了,周日的时候除了市中心购物街上的店铺还开着,周边的超市都不开,这个时候就深感在国内生活的便利。交通也是这样,公共交通价格比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和荷兰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但在风雪天气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因为我呆的半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冬天,荷兰冬季风雨比较多,所以我没有买自行车,基本上还是地铁出行。另外,像在国内方便的通过叫车app或者直接招手叫出租车,这在鹿特丹是不可想象的。在鹿特丹的道路上很少能看到出租车的影子,除非在市中心火车站或者机场,其他基本上只能通过打电话预约才能有出租车并且价格不菲。元旦前一晚上,我从国外旅游回来,因为当晚是元旦夜,公共交通包括所有的地铁和电车在晚上7点之后就停运了,因为事先不知道这一情况,再加上人们都赶着回家跟家人团圆,连出租车都几乎没有。在远在奥地利度假的房东和室友的多方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辆出租车,差不多20分钟的车程就收了我50欧元。

Part 4 欧洲行,行路难

在课余时间和圣诞假期的时候,利用申根长期签证的便利我也去了许多国家游玩,像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冰岛等。这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欣赏了欧洲各国的美景,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提高了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回想起来,一路上真的都是突发状况不断,其中有无奈,有据理力争也有妥协,但好在最后大都顺利解决,现在回忆起,将这些遭遇看做人生是不可多得的一份经历也未尝不可。

留学生出行大多穷游,所以一般会选择廉价航空。廉价航空虽然便宜,但是常常状况频频,且航空工作人员解决态度大多不积极,实在不是什么很愉快的体验。比如我去意大利的那次,是一个人出行,出发那天就下了大雪,荷兰境内许多火车都停运了,经过各种兜兜转转转车,终于来到了位于埃因霍芬的机场(许多廉价航空公司都选择在此机场起飞和降落)。好不容易到了机场,却在机场被告知我所要乘坐的航班“delay”了,且“delay”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显然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据了解,航班并不是受天气原因的影响而不能准时出发,而是因为航空公司自己的调度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飞机了。在机场寻求解决的同时,我注意到所有的机场人员向我们解释的时候非常强调delay这个词,他们只承诺会解决我们今晚的住宿而没有其他任何补偿和赔偿。在查阅了航空公司的服务条款之后才知道,原来航班delay和cancellation有着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是cancellation,不但可以要求赔偿,还可以要求alternative transport,就是说乘客可以要求改签其他的航班而不用等待整整一天。但是如何定义delay和cancellation?条款里并没有说明,完全就是任凭航空公司自由解释了。在其他乘客都坐上机场的大巴前往机场安排的酒店的时候,我和一些乘客依然没有放弃,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继续argue,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和正当权利。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但这次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地实践所学的机会,在研究transavia航空公司的terms and conditions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课堂上的许多东西在生活中其实是非常有用的。

在去往冰岛的一趟出行中,我和同伴买了从阿姆斯特丹通过英国伦敦转机再到冰岛的来回机票。因为我们在网上事先查询过,即使没有英国签证,如果持有申根长期签证,是可以在英国转机做短暂停留的。但是在阿姆斯特丹机场我们却被拒绝登机,原因是没有英国签证。原来我们没有搞清,所谓的转机停留必须是航公公司自己安排的转机行程,乘客自己分段购买的点对点机票,并不属于转机的范畴。没办法,四张机票只能作废。但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在当天购买了直飞冰岛的来回机票,“大出血”了一次。

欧洲半年,钱包被摸了三次,第三次终于被小偷得逞,除了护照之外所有证件全部丢失,另外还有现金的损失。虽然去警察局报了案,但至今仍然渺无音讯。虽然行路难,但是路途中的这些困难最终都被旅途中的美景和一路上遇到的友好热情可爱人们的微笑所冲淡,只作为小插曲般的存在在记忆深处埋藏。

后记

半年的时间其实很短,我想对于交换生而言,这半年的经历除了学习知识、结交朋友、体验外国文化之外,更加重要的在于经历。

出国在外,我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就我半年的经历来说,我感到不说经济发展水平,欧洲人的整体素质确实比我们高了一大截。不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对于他人真诚的帮助、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对于自己言行举止的重视真的是国人所不能及的。我想这不是一个受教育程度高低、有没有文化的差别,更多的是文明的体现、一种强烈的道德约束的作用。出国在外,我也发现了我们国家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比如良好的治安、便利的公共交通还有相对廉价的基础医疗等等。

半年的交换时光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希望以这一学期的交换为契机,我能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姿态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真正对学校、对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