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感想

2014年春季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交流报告

发布日期: 2015年06月26日

 2012级法律硕士2班 姚远

首先,特别感谢母校法学院及辛勤工作的各位老师们。复旦法学院先进的学术平台使得和国外一流法学院交流的项目成为可能,让学生们切实从中受益;而复旦法学院各位老师的悉心培养和指点构成了我所有的法学知识体系和继续前行的一切动力。

高中开始便生长在复旦这片土地的我,本科就读于复旦的生命科学学院,并出于兴趣修读了法学第二专业。后来,在法学院老师的鼓励下,我通过推免面试被法律硕士专业录取,2012年秋季正式成为法学院的学生。两年以来,我取得了较为优异的学习成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参与了律所的实习,坚定了对将来从事法律领域工作的决心。此次有机会得到老师们的肯定,通过学院的选拔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交流,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与绝佳的锻炼机会。

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交流的这个学期,用硕果累累不足以形容,每天都有不同的体验和进步。一月中旬抵达纽约,十年难遇的天寒地冻和大雪纷飞浇不灭探索新世界的热情。抵达第二天,哥大法学院的老师举行了春季交流生欢迎仪式和定向培训。美国大学与国内虽有相似的地方,说天差地别不为过。语言是第一个不折不扣的挑战,生活和学习环境都需要从头适应。下面就过去这一学期体会最深的几点进行回顾,谈谈感受。虽然个中体会之丰富实难通过短短报告一一叙述,至少用文字留下最令人怀念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究问式课堂学习

本学期,我选修了三门课程,均为四学分的法学院基础课程,分别为著作权法、公司法以及高级公司法——兼并与收购。法学院课程强度很大,每门四学分的课程一周三次,每次一小时十五分钟左右,学期教学时长三个多月;而相对于时长,真正的压力来源于高强度的究问式授课模式。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艰难的考验,可以说,每节课都是对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测试。

选课阶段,我们就被告知要在法学院网络课堂系统中登记每门课的座位表,为的是固定座位,方便教授上课提问。每次上课之前,教授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看着打印出来带有照片的座位表一一对照,琢磨这次课又“要谁好看”。

著作权法和公司法基础性比较强,而并购课程则需要一定的金融、会计和税法基础,但教授们都需要保证能够让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基础不一的学生们构建起部门法的知识框架,对相关内容形成最基本的直觉力(intuition),intuition这个词教授们上课经常提到,大陆法系的法律教学讲究严谨的逻辑结构和依据,直觉往往不被看重;但美国法律教育很讲究经验和感觉,教授们注重学生在了解基本的法律事实后对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有初步的直觉性的判断,并对解决问题的方向有敏锐的嗅觉。这被认为对之后学生的法律实务道路至关重要。

然而直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巨大的阅读量培养起来的,美国判例法体系决定了判例教学的模式,判决书一般在几页到几十页不等,基础课的经典判决书都编纂在砖头般的精装版经典系列教科书中。每门课的教授在开学时会给出一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细至每次课的具体阅读页数,并会根据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公司法通常为每节课四五十页,著作权法和并购课则动辄是一两百页),这样的阅读量即使对美国同学来说都有一定负担,而以我们的阅读速度,日夜苦读才能艰难完成。另一点困难在于,母语非英语的我们对英语的理解力和记忆度不如美国同学,阅读效率也相对较低。为了应付这样的阅读量,法学院的学生们可谓见缝插针。经常,一个热门的讲座或是活动门口长长的队伍中不乏抱着砖头书边移动、边读书的同学;而短短课间,走廊里的桌椅沙发也坐满了捧着书抓紧时间阅读的同学。通常,我会选择法学院图书馆阅览室静心阅读,至午夜方乘坐校车回住处。

与中国教科书不同,整本教科书对知识的介绍性文字很少,也很少有成体系的结论性说教,对于法律实务最有用的个中法律判断规则(doctrine)学生如何理解?通常,这些规则都是通过一个或是一系列重要判例确立起来的。法学院学生应有的能力是通过仔细阅读判例的案情,提取其中重要的法律事实,比较相似判例事实的细微差别,理解法官的分析思路和如何在坚持遵循先例原则,正确引用判例的基础上针对新的案情创制出新的规则。

而教授上课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所谓究问式,区别于我们在中国所常见的一般上课提问,就是由一个学生负责思考和回答一个判例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而根据讨论一个案件的平均时间,这意味着一旦被选中负责某个案子,从介绍案情到分析案情,从介绍不同法官的意见到梳理法官分析思路,大半节课甚至全部时间都由这个学生负责。而这些仅仅是其中最简单的部分,陈述过程中,教授不断打断,或是纠正,或是提问。大多数情况下,教授们会提出一系列十分棘手的问题,此时,就变成了整个课堂范围的讨论。美国学生不害羞,不怕自己的观点有错,也不吝啬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鉴于美国的司法制度,法学院培养学生的直接方向是律师,其中能够简洁、清楚、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素质尤为重要。教授的目的不是想得到所谓的标准答案,也可以观察到,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不断对学生的发言提出质疑,为的一是锻炼学生的辩才,二是激发大家的思考,在讨论过程中加深理解。这样一来,如果每次都在课前完成阅读作业,上课的时候便能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相反,如果课前来不及阅读,上课则会云里雾里,跟不上大家和教授的思路与节奏。

说到这里,不由得感叹各位教授的大师风范和对于教学的专注。著作权教授是当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之女,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教授对著作权领域渊博而深刻的认知着实让人佩服,对理论的解释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教学形式也很多样,时常将经典案例中提及的作品实物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将争议涉及的音乐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讨论;而其绝不是只注重理论研究的,对于媒体热门的著作权话题和正在法院激烈交战的著作权案件也尤为关注,总能带动课堂讨论,同时给出深刻的分析和专业的看法,让学生体会怎样学以致用,不断实践,尝试将学到的理论很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的案件分析。

公司法老师虽年势较高,头发全白,却是我见过的最有风度的教授。每次上课前,他总是西装领带,步履微慢地抱着两大本砖头书和其他厚重的教学资料沿大教室侧边的走廊缓缓走向讲台,像是德高望重的大法官怀着毕生对正义的追求,走向属于他神圣高台。作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顾问,他参与了许多州和联邦公司法、证券法的指导性立法,而心怀大局的他也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不同的法律立场,他总怀着质疑的态度,训练学生从正反面辩论。而教授最让人敬仰的,不仅是他们的学术修养,更是崇高的师德和他所坚守和传播的道德准则。问题讨论充分与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间永远是矛盾,教授们一直试图达到最佳平衡。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浪费和放弃上课的每分每秒。但凡公司法老师因在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导致课程暂停,他总会悉数补上,上课的时间一分也不会少。在讨论关于内幕交易,特别是律师作为信息知情人的内幕交易场景时,教授认真地说到,我希望我的学生以后没有一个人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它不仅时律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原则和底线。商人也许会因金钱的价值所迷失,但对于律师来说,要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问题不仅是断送一个律师的前途,令人更加悲哀和惋惜的是有违当时作为法学院学生学习法律的初衷。

公司兼并与收购这门课程由于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对于像我们这样没有美国金融会计和税法知识的同学来说理解较为困难。但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总是举一些简单化的例子来说明观点,或是用一些图表说明。老师极为极为敬业,有段时间纽约大学,许多学校纷纷放假,但哥大一直坚持不方,只是发布提醒。有一次,正值大雪之际,老师因要去最高法院开会提前通知换课,而当天下午学校也因雪下得极大而发通知停课,但学校通知一来,邮箱里便也默默躺了一封随之而来的老师发的邮件,通知照常上课。老师说,联邦最高法院因为华盛顿暴雪预警关门了。我们道,纽约是更高预警啊。老师认真地说,最高法院可以关门,但在去最高法院路上的法学院学生不能停课!一下自教室好安静,大家都不再抱怨。虽然我不去美国最高法院,但老师的敬业精神有一种震撼的威力,激励着大家在学习法律辛苦的道路上有动力走下去。老师还常说,虽然我知道学习法律很辛苦,但当你们进入律所实习,或是毕业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的时候,你们会发现,法学院的这些辛苦不是白费的,也同时会发现,法学院的这些辛苦根本不算什么,这里是你能够没有其他压力静心学习的地方。今后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会接踵而来,但是,当你怀着对法律的热情和对心中所认为的正义的追求去工作,你会发现,一切的加班和煎熬都伴随着快乐,在你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时候,你正造福于人类。

餐时讲座,热腾腾的经验和知识

最爱哥大法学院的另一点是每个教学日让教学楼变得尤为活跃的午间和晚间讲座,及其他各种学术类活动。法学院的午休时间不长,一般从十二点到一点二十,而这短短的午餐时间法学院学生也从不仅仅吃饭与午休,而是积极利用起来。除了一边啃三明治一边啃书准备下午的课之外,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挑选一个话题感兴趣的lunch penal(午间讲座)一边享受免费午餐一边接受知识。每个教学日午间,都有不下四五场,多时十几场互动讲座,晚上也有三四场,而每周五更有一整天的大型学术或职业讲座,提供早午餐。每天中午十二点来到法学院教学楼,总能发现每个教室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教室门口提供的食物和教室里的演讲者就绪。食物包括最著名的“Columbia Pizza(哥伦比亚比萨)”、三明治、鸡肉卷、烧烤、各式lunch box(午餐盒)、墨西哥风味塔可、日式寿司、中国风味炒面等世界美食;讲座主题包括所有部门法话题、法学院期刊论文写作、法律实务问题、法律人经验分享及求职规划、非法律技能培训及各种文娱活动;形式从单人独讲、多人联讲到全员讨论到电影赏析;主讲人从学生会师长、法学院教授到法院法官、海外专家等等。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著作权法系列午间讲座,主题丰富,包含了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定赔偿金、合理使用、谷歌学术电子书著作权案等一系列有趣而充满实务意义的话题,每次都有正反两方嘉宾持不同观点进行激烈交锋,甚是好看。

另一个一年一度的法学院盛事是由法学院学生参加的模拟法庭大赛。通过层层选拔,决赛吸引了两百多名法学院教授与学生旁听。今年的模拟法庭决赛的案例涉及某法律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的司法审查,比赛内容涉及written brief和oral argument的角逐,担任模拟法庭法官的是当今联邦最高法院的女大法官及联邦巡回法院的法官。与中国法院开庭不同的是,原被告双方的陈述随时会被来自法官的层层逼问打断,通常,一次陈述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几秒,有时一两秒内就会被打断。在这种情况下,选手是完全无法按照自己准备的稿子陈述的,连坚持自己的思路都相当困难。他们必须死守自己的论点,想方设法应付来自法官的犀利提问,同时自圆其说,将己方的推理过程表达出来。这要求每个选手完全熟知案件的事实、本领域的成文法及判例,在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内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整个过程精彩纷呈,法官和选手都展现了大师风采,完全不亚于真实的的法庭场景。

考试季,苦涩中的回甘

回忆哥大法学院的考试季,真可谓五味杂陈。如此巨大的考试压力是我多年的学习生涯从未有过的,而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首先,每门课的难度对我来说都不小,不仅在于英语的学习语言,更在于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法律体系,思维模式加大了对课程理解的难度;其次,春季学期本身很短,课程密度与强度巨大,可以说当我还在适应哥大法学院的学习环境时,就已经不得不进入考试的状态;第三方面的压力来源于从未体验过的考试模式。本学期我的所选的由于都是基础课程,考试题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考验对法律和理论知识熟知程度的选择题,一是考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观分析题。每门课的考试时间最短在四小时,而最长的一门,则是24小时的take-home(回家)考试外加四小时的集中考试,除选择题外完全采用机考。

为了准备考试,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将砖头书中堆砌的理论和案例抽象出能够应用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法律场景和问题的套路。这是一整个学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对考试来说也更为必要。面对排山倒海般的工作量,法学院学生会自发组成学习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分担学习负担,分享学习成果。考试前夕,法学院随处可见三五个同学围坐在一起,轮流为大家厘清自己所负责部分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口头讲述,为每位成员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最后,小组会最终形成一份课程大纲,揉合了一学期老师上课分析的重点,所有重要案例及其启示。此类大纲格式清晰,内容分明,便于进一步提炼学习。

有了上述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自己消化时间。没人能够指望坐享别人的成果而通过考试。如无日夜啃书苦读深入理解,决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应用,从而应付题风灵活的考试,想取得好成绩更是天方夜谭。于是考试期间,整个学院的学生仿佛废寝忘食,是用生命在学习。

考试时,每个人都抱着大堆装备来到教室,包括午饭干粮,提神饮料,铅笔橡皮,手提电脑、电源,大袋大袋的转头参考书,甚至英语词典。对于选择题,实践证明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之前从未想象过在开卷的情况下二三十道选择题竟会以花费你4小时的时间,结果还是每道题都没法充分翻阅参考书籍。对于主观题,通常一场考试仅一两道题,题干却有好几十页,老师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情景,或是在一个案例中融合了几乎所有课程知识点。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考生要读懂题目,理出思路,流畅地表达,每一项对我来说都不那么容易。从这一两道题的回答基本可以反应平时学习的深度可考试准备的充分程度。

记忆犹新的是最后一门公司并购课程的24小时主观题考试,那时捧了课程有关的所有参考书籍和24小时所有的干粮,在图书馆一坐就是20个小时。从读题、标记、分析、完成大纲到组织语言,整整写了十五页答案。从前一天中午十二点多开始,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当我点击上传提交,整理好东西走出图书馆的那一刻,望着又重新出现的日光和街上行色匆匆赶去上班的人群,一夜未眠的疲倦和整一个月来复习考试的辛苦好像都已淡去,其间的痛苦、煎熬、绝望,也好像都灰飞烟灭,蜕变成为一丝丝满足和成就感涌上心头。

时光飞逝,短短四个月的哥大法学院交流终究接近尾声。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尽管心中充满不舍,这里的一草一木和点点滴滴已融入了我的性格,这里的生活节奏也已化入我的血液,并无疑影响我的一生。“去最高法院的路上”——在这里,卓越是一种习惯,没人会抱怨付出,因为之于法学院学生,这是理想,也是生命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