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新型庭审理论的中国实践——法学院和法院之间的智识转化与提升”讲座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6日

 2020年10月12日,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汝璈法务讲坛——“新型庭审理论的中国实践——法学院和法院之间的智识转化与提升”通过腾讯会议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楼三楼模拟法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此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法学院章武生教授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泽勇教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范一法官、上海市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成谦律师担任与谈人。

 章武生教授在讲座中首先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了集中审理、协同主义、争点确定、心证公开等新型庭审理论的含义、价值和应用。然后,重点阐述了新型庭审理论的系统运用在法院审理案件的多个方面带来的显著变化。可见新型庭审理论的系统运用不仅使得庭审效率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极大增强了庭审的透明度和当事人的接受度。在上述庭审改革的基础上,章武生教授与法院合作出版了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第二部教材——《个案全过程新论——以集中审理为中心》。该教材将庭审改革的成果通过录像和文字呈现出来,为高校学生、教师和法律实务人员学习新型庭审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条件,使我们的案例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位与谈人随后分享了对于章武生教授讲座内容的感受和见解。吴泽勇教授提到:章武生教授团队的学术活动将庭审方式的比较研究与改革实践融合,将庭审改革的学术创新与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打通,对于民事诉讼的学术研究和学科教学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就前者而言,这一学术活动意味着法学研究在范式和进路上的调整;就后者而言,它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种可以兼顾在校学生与在职法官的案例教学方法。另外,这二者之间也是共同发展、互相反哺的。

 范一法官结合法院工作就章武生教授的演讲谈了三点体会。一是传统的分割审理的庭审方式存在时间冗长、重复开庭、突袭裁判等弊端。二是集中审理的新型庭审为我国庭审方式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引,提高了纠纷解决的质量和效率。三是章武生教授创立的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接近于真实的诉讼。《个案全过程新论》一书既有现代庭审理论的介绍,又有境内外真实庭审案例的展示,对推动我国诉讼程序和庭审方式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范一法官还建议,今年适逢《民法典》出台,庭审改革如果能够与实体法结合推进,将更有价值。

 成谦律师介绍了参加章武生老师民事诉讼庭审制度改革研究团队的学习收获,以及作为执业律师运用争点整理、集中审理等理论指导代理案件的办案体会。成律师通过一件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新型庭审方式在复杂疑难案件的实际运用,显示了这一理论在提高案件裁判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王志强院长主持了今晚的讲座,并对章武生教授的讲座和三位与谈人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在讲座的最后,王志强院长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新型庭审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体现了学术与实践的对接、国内与域外的结合和比较、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的融合。王志强院长代表法学院对章武生教授和其团队在新型庭审理论研究和运用中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本次讲座吸引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师生参与。讲座直至尾声,讨论的热情依旧未减,大家对章武生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期待下一次汝璈法务讲坛的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