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法学院实务课程讲师教学工作坊圆满举行
2018年1月5日法学院在202教室举行了主题为“How to Teach: 如何提升教学的技能”的第一期实务课程讲师教学工作坊,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教学中心孙蕾老师、培训中心朱芹老师、燕方老师,及来自法院、律所、仲裁中心、商业机构的三十多位新建设实务课程的讲师们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主持人熊浩老师首先欢迎了各位老师的到来,并介绍了第一期工作坊设计的主要思路、目标和主要内容。接着王院长发表致辞,他强调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做一件有情怀的事,共同加强学院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推进教学事业的发展,并对各位实务专家对复旦法学教育的支持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工作坊正式开始后,第一位发言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业学院副教授陈玉聃博士,是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一等奖获得者,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室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他分享的主题是授课过程的节奏管理,从整体上把握节奏是支撑一堂课内容的骨架,很重要但也很容易忽视。他认为气息是节奏的基础,因此授课中稳定的气息是不可或缺的。陈老师列出了三对对立统一体,重复和变化,或者说重复的变化,即授课中不能持续萎靡和亢奋,要有平缓和高潮的交错起伏。有无相生,不能太完满,要有停顿,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并联和互联,两种内容的排列方式,他强调开头和结尾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因此要在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授课过程中要讲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第二位分享的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博士,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她分享的主题是互动体验的知识交付,主要介绍了自创并正在实验的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沈教授带来了著名的T字游戏,掀起了分享会的高潮,让实务课程老师在体验中更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内涵。体验式教学可以采用反省式讨论,戏剧化,游戏化的方法,同时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如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等。沈教授表示体验式教学是一次挑战,需要授课老师更好的把握比例和节奏,关注群体性差异,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高级讲师吴燕华博士,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她分享的主题是成效为本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效中逐渐完善教学方法。她认为要在不变的课程中寻找学科的变化和关注学生的变化。吴老师以成效为本,在线课程为支持,设计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方法,实验表明效果较好,成功的拉高了中下游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成绩。
三位发言嘉宾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但他们的分享体现了一致的以教学为宗旨和目标的近乎雕刻师般精益求精的探索。在分享过程中,实务课程讲师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互动,气氛十分热烈。最后王院长为各位实务课程老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会议也总结了实务课程建设第一阶段工作的主要进展和成果,也对新学期的工作安排做出了展望。与会嘉宾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工作坊活动,为大家提供分享经验和交流感悟的机会,并成为实务界人士与校内教师互相沟通学习,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