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会议回顾 | 以二十大报告为指导思想,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守正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年1月14日至15日,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守正与创新研讨会》在202会议室及线上成功举办。陈志敏副校长、王志强院长先后代表复旦大学及法学院致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薛捍勤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和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黄惠康教授等三十多名国内资深国际法学者及知名青年学者与会,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导思想,深入探讨中国国际法理论研究的守正与创新。
陈校长在致辞中首先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积极响应,在新时代对“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守正与创新”进行深入研讨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长期以来,复旦大学高度重视国际问题研究与法学等学科的建设发展并致力于为开展大国外交、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作出学界贡献。今后,复旦大学也将继续充分发挥科研保障作用,与各位同仁携手努力,促进涉外法治研究。最后,陈校长表示本次与会嘉宾都是中国国际法学界的代表性学者,希望本次研讨能给参会嘉宾带来更多启发。
王志强院长在致辞中首先热烈欢迎各位嘉宾新年伊始,在百忙中抽空与会,并借此机会对各位长期以来对复旦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也十分期待本次高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
参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研讨会采取闭门方式,以便参会嘉宾畅所欲言,深入探讨。第一阶段由薛捍勤法官、黄进会长和黄惠康委员就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问题,作主旨发言。薛捍勤法官就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法及其研究的守正创新、国际法理论扬弃的中国困境、国际法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国际法研究的方法论、守正与创新的难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全面阐述了看法。黄进会长和黄惠康委员分别就《中国国际法研究守正创新的哲学思考》,《新中国对外关系立法的里程碑之作——兼论对外关系法立法的必要性及其守正创新》,作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柳华文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李鸣教授就《我们的国际法研究如何守正创新》、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江国青教授就《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国际法蕴涵与中国的守正创新》、清华大学法学院车丕照教授就《从“天下观”到“新天下观”——中国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理论的演变》、吉林大学法学院何志鹏院长就《关于理论的理解与误解》、复旦大学法学院张乃根教授就《关于原则的若干国际法理论问题》,先后作专题发言。
第三阶段由江国青教授主持,柳华文研究员就《中国国际法研究的机遇、挑战和问题刍议》、清华大学法学院贾兵兵教授就《对国际法研究方法的一点看法》、武汉大学法学院杨泽伟教授就《时代之变背景下中国国际法观的核心内容与传播路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教授就《国际法研究在中国:类型、特点与方向》、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志雄教授就《新兴领域研究的守正与创新——以网络空间国际法为例》,对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内容、方法守正创新作了发言。
第四阶段由车丕照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饶戈平教授就《对国际法基本理论传承创新问题的思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罗国强教授就《中国国际法治思维之变革》、复旦大学法学院马忠法教授就《国际法理论创新历史机遇与条件》、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就《对国际法上互惠原则的反思》、中山大学法学院黄瑶教授就《陆地统治海洋原则的再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立余教授就《国际法的正道与天道》,各自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不同侧重点做了富有创意的发言。
第五阶段由马忠法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洋助理教授就《“天不变,道亦不变”?国际法(学)的新旧与轻重》、厦门大学法学院徐崇利教授就《统合与比较:国际法的类型化研究方法》、北京大学法学院陈一峰副教授就《国际法的英国传统及其超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赵骏教授就《国际法守正与创新的方法论之维》、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新军教授就《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对外关系处理: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一个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江河教授就《法教义学的理论逻辑与国际法的学科建构:以“三大体系”为视角》、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就《世界观与国际法研究方法》,对中国国际法研究的方法、体系等守正创新问题展开了研讨。
第六阶段是本次研讨会特设的国际法青年学者专场,由复旦大学法学院陈立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廖雪霞助理教授就《敢问路在何方?中国青年国际法研究的困境》、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王鹏副教授就《制度竞争背景下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莹副教授就《守正与创新:从“贸易与竞争互动”到“系统论宪法学”》、复旦大学法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蒋超翊和师资博士后李珍妮分别就《反思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和《重新审视国际法中的正当性问题》,做了各有独到见解的发言。
本次内部研讨会会期两天,是中国国际法学界在二十大报告的精神指导下,第一次就国际法理论的研究守正与创新进行专题研讨,具有开创意义。与会嘉宾均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今后继续开展这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