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沙龙回顾|“法律人类学复旦沙龙”暨“法律人类学是什么?——在上海做法律人类学”深度工作坊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4日

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协办的“法律人类学复旦沙龙”暨“法律人类学是什么?——在上海做法律人类学”深度工作坊于20221110日下午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成功举行。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何潇老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的张筱叶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蒋济泽老师、上海市博物馆的张经纬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的刘振宇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王伟臣老师,以及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的潘天舒老师参与了本次工作坊,工作坊由复旦大学法学院熊浩老师主持。

工作坊从个案、理论到学科发展等多个维度就“在上海做法律人类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讨论。何潇老师从宗教、政治和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试图探索这些学科对元概念的学术理解如何可能对我们理解法律产生启发。何老师以国家、学术界与西方不同视角对彩礼的不同认知为问题缘起,通过人类学田野,发现上海打工者的彩礼在面对激烈婚恋竞争和年轻成婚现实时,家族亲缘、乡土连接不是构成了婚姻的障碍,而是构成了婚姻的保障。婚姻中的以彩礼为代表的金钱流动具有着超越市场原则的价值意味。

张筱叶老师的主要研究旨趣是监狱文化与犯罪治理。在工作坊中,张老师主要分享了她对缓刑女性就业面临的挑战、快手上的“特殊大学毕业生(刑释人员)”的内容创作者生态,以及对县城80后混混的田野研究。张老师的研究展示了自己作为研究者在数字田野与现实田野中,进入犯罪治理研究境遇时遭遇的有趣经历与形成的深度洞察,呈现出了犯罪治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多样色泽。

蒋济泽老师具有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背景,他的分享主要聚焦刑事政策与刑罚变革的社会学理解这个中心话题。蒋老师指出,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刑事制裁存在着严苛化与扩张趋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刑事福利主义理念(看见犯罪人本身,从而依托更为广泛的社工体系建构对犯罪人具有社会接纳与恢复正义意味的社会性安排)这一并行趋势在当前中国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制度创新与刑罚实践,并认为刑罚的福利主义才真正展现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性特征。

张经纬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法律人类学的落地”。张老师对法律人类学的研究缘起于对彝族习惯法的研究,他解释了为何彝族习惯法中会有一些看似不公的特殊规则——为何对偷猫的的惩罚会比偷牛、偷马更为严苛,赔偿更大。随后张老师回溯了外域法律人类学自孟德斯鸠开始的跨文化比较脉络,以及本土人类学对民族习惯的长期关切,并认为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应该建立更为直接、清晰的社会功能导向。

刘振宇老师另类解读了“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一法谚,指出作为“法律之人”和“社会之人”之间固有的符号张力。法律人类学研究一方面可以基于法律人个体经验的深切体悟,揭示法律人的生活之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价值悬置前提下对他人生活经验展开法律省察,探寻社会人的法律之意。通过此类“经验之梯”,法律人类学致力于在“地面”建设“永恒之城”。

王伟臣老师的分享首先回顾了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近三年来参与创立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的心路历程。以法律人类学的细腻笔触,王老师对人类学云端读书会这个新时代的创新性学术团体之发生发展与指标事件做出了细致回溯,将自我作为田野、将过程作为素材后,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的不断成长展现出来新兴学术社群有机生成的独特路径,以及这一虚拟社群对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潘天舒老师在总结时指出,与会学者的发言令人鼓舞,尤其是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的“学术创业”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为法律人类学注入的新鲜力量;对于习惯法和日常生活体验的关注,各种重要的经验研究议题都使得法律人类学的内容得到了更好的充实。潘老师特别指出在传统的“上海学”研究中,对租界时期的秩序维护、治外法权、和公民权(citizenship)的相关研究都与法律人类学有着清晰的学术共鸣。此外,潘老师还对彩礼与生育促进可能的关联性,社会和文化权利(social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概念与监狱研究的理论助力,数字田野中互联网对社会边缘人群的有效赋能,以及刑事福利主义与基层传统调解制度的衔接是具有中国模式意义的理论创生点等问题作出了深入剖析。同时潘老师还提醒大家,可以从医学人类学和健康社会学的快速成长中汲取养分,从而为中国法律人类学的“斜杠”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活动最后,活动参与者还共同签署了“法律人类学上海宣言”。与会者都认为,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应着眼于中国现实,抱怀中国问题意识与世界田野情怀,着力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的跨学科方案,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建构贡献基础理论与叙事素材。